作者:王家齊
讀下去之前,你需要先知道的是:ROPES 是我在 ATD 教學設計課學到的一個設計框架(如果你想知道我對於這堂課的心得,以及ATD到底是什麼,歡迎點我看這篇文章)。
ROPES 分別代表五個設計點,依序是:
Review & Relate:這跟我之前會的有什麼關係?Overview:這堂課要幹嘛?能給我帶來什麼好處?Presentation:透過討論與示範,告訴我這堂課的內容(絕對不是只講PPT)Exercise:讓我把新學到的內容,「應用」在練習中Summary:我學到了什麼?能帶走什麼?
(小提示:這裡的「我」都是學員,不是老師喔!)
課程中運用角色扮演的三大難點
課程中運用角色扮演會碰到的三大誤區,分別是:
1. 老師沒幫學員準備好,就要他們「開始你的表演」
——下場就是,教室一片鴉雀無聲。只有三種學員會來救你:粉絲、老同學、天生 E 人。
2. 老師是暖了場子沒錯,卻沒具體告訴學員:他們該在這次演練「應用」什麼新技巧?
——結果每次演練,學員都在「吃老本」,拿出自己過往最拿手的作法,再次驗證「我以前就會的果然最好,根本不需要再來進修嘛!」
3. 學員完成演練之後,老師毫無反應,或是「盲目正向」地鼓勵每一組,卻沒告訴他們要改進什麼?
——久而久之演練就被看成「老師在拖時間」。勞師動眾卻一無所獲。像極了那個把石頭推到山頂,又「咚!」地一聲掉到谷底,只好明天再來一次的薛西弗斯。
這三個誤區,告訴我們一件事:沒有經過準備的角色演練,才不是演練,是浪費時間。那麼,該準備什麼呢?(ROPES要登場了)角色演練,就是練習。看到練習(Exercise)的那個 E 了嗎?在它前面,還有R,O,P三個字。
簡單來說, R 是調動學員的已知,O 是帶他們走向未知,P 則是把無形的技巧,化為有形的步驟。這些都有了,才會來到 E ,將剛剛學到的步驟,「應用」在練習上。
舉個例子來說:
我在《教學即興力》這本書,寫過一個故事。那時候我剛學心理治療,老師概念講得清楚,實務經驗也算豐富。
其實以 ROPES 的觀點來說,他算是做到了 R (用他的治療案例,調動我們的已知),也有一部分的 P (他的簡報,有 show 出「火星話練習」的具體步驟)。但是,最恨的就是這個但是,他沒做 O ,也就是告訴我們:「接下來到底要幹嘛?學了又有什麼好處?」
最糟的是,老師又斷崖式地跳到了 E 的最後,說了句學員在演練課最怕聽到的話:「好,那我們現在就兩兩角色扮演,大家做個演練看看。」
蛤?
(這個蛤?的背後,有我身為學員的一百個問號)(……我要跟誰一組?我應該練什麼?我知道怎麼練嗎?火星話其實是把「亂語講得像是一句話」,但老師剛剛一直在說「隨便講,隨興講就好,反正這是即興......」我應該糾正老師嗎?我同學看起來很緊張怎麼辦?還是我要先做練習,讓他輕鬆一點?什麼時候演練才會結束啊啊啊......)
學員有多少問號,就代表講師犯了多少錯。
運用ROPES修改課程設計
如果我是那位老師,用上 ROPES 的概念(以及我從即興教練的角度,加入的 E1 暖身, E2 鷹架, E3 演練),我會這樣修改:
▍Review & Relate:這跟我之前會的有什麼關係?
最後要演練的火星話,是透過說無意義的語言,強化我們用非語言訊息,聆聽與表達。因此,在演練之前,我會分享一個,「因為聽到了個案的非語言訊息,而改變心理治療節奏」的案例。
同時也詢問在場學員,「你們有覺察過哪些來自個案的非語言訊息?」「這為你們的治療帶來什麼影響?」
▍Overview:這堂課要幹嘛?能給我帶來什麼好處?
有了上述問答得出的素材,這題就相對好回答了。
我知道很多老師不喜歡強調這堂課對學員有什麼好處,希望他們可以自行體會。然而,如果你教的對象並不熟悉、認同這個方法,你確實應該「介紹」給他們聽。畢竟,做好一盤生魚片的製程與用心,如果不被好好了解。那這就只是幾塊生魚肉(而且還切很小塊)。
(下次去吃比較高級的日本料理,你就知道師傅為什麼都要站在你面前,切給你看了。)
▍Presentation:透過討論與示範,告訴我這堂課的內容(絕對不是只講PPT)
通常,在2-3小時的教學中,考量時間有限,我在做 P 的時候,就同時在做 E1 的暖身了。
P 跟 E1 要能加在一起,有兩個訣竅:第一,所有的活動,我都稱為「練習」而不是遊戲。遊戲是探索,練習有目標。第二,所有的練習,我都會在引導時說明「這是一個關於XXX的練習......」
也就是在導入練習之前,先把要練的「目標」給說清楚、講明白。
▍Exercise:讓我把新學到的內容,「應用」在練習中
以剛剛提到的火星話練習為例。
E1 是暖身。我不會直接叫學員「說幾句火星話來聽聽」,而是先練習發一到三個無意義的音節,並鼓勵他們可以疊字、模仿夥伴的聲音、或是把已知的聲音排列組合。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減低「要發出無意義的聲音」所帶來的焦慮。
E2 是鷹架。在這個階段,我會從 E3 要練的東西逆推「要完成演練,學員需要『用到』什麼能力?」然後,在 E2 練習它。舉例來說,如果我希望學員在 E3 演練可以做到「扮演心理治療師與個案,用火星話對話四到六句」 ,那麼我需要的 E2 ,就是他們能夠單純地用「火星話」對話。
因此,我會在 E2 給一些特定的人際場景,像是去便利商店買可樂,在菜市場跟小販殺價,或是在宿舍門口告白等等。這些場景,多數學員都是熟悉且能具體想像的。用這些場景練習「對話」,會比較容易,也比較能專心掌握「用火星話對話」的能力(而不是擔心火星人做諮商時到底該講些什麼......)
最後才會進到 E3 ,演練。老實說,如果你前面的ROPE1E2都做足了,這一 Part 你跟學員應該都會輕鬆許多。
但如果你不想要輸在九局下半,絕對不要忘記單字後面的那個”S”。
▍Summary:我學到了什麼?能帶走什麼?
這裡的 S,其實是由「反思」與「評估」與「整理」兩塊組成的。反思應該很容易理解。只體驗不反思,就跟外面30度,你開了冷氣結果窗戶沒關一樣,白費工夫又浪費電。
評估,就比較容易被老師忽略。演練要評估什麼呢?答案是:學員是否有做到你希望他們「演練」的目標。有時候老師也很無辜,有些「進步」其實有看到,但沒點出來,學員自己又看不出來,最後就覺得整堂課都在吃老本,用已知重覆已知。
因此,留下足夠的時間回饋學員「做到了什麼?」又有什麼是「重做一次,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就是「評估」的重點。
最後的最後,對做演練的老師來說,最難的是「沒時間」。特別是跑了一圈ROPES,常常三個小時就飛掉了。我在這次的「教學設計」課,也被提醒了一堂課要「頭尾呼應」的重要性。
▍課都上不完了,為什麼要這麼強調結尾?
還記得生魚片嗎?如果你花了時間用心介紹製程與風味,請記得在客人臨走之前,至少問上一句「今天用餐還習慣嗎?」問句是魔法。
問出的那一刻,學員的心中,將會快速運轉一次今天的體驗。那些差點被遺忘曲線吃掉的滋味,救回來了。
喔對了,如果你對於「火星話練習」很有興趣。歡迎翻到《教學即興力》的 PART 5 :開始吧!9個沒學過即興劇,也可以上手的活動。
懂了這篇文章的概念,你就更能看懂我為什麼在書中,會這樣拆解「火星話練習」這個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