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次Podcast的訪談中,我跟兩位大男生聊到一個問題:「為什麼男人都不太講自己的感覺?」其實,嘗試回答這個千古謎題的人很多,像是:男人天生情緒詞彙比較少啊(只有「送啦」與「不爽」兩種),男人比較喜歡解決問題而不是分享感受,或是男人如果承認難過掉眼淚,就會被當成弱者......
以上這些答案,或許都有道理。但我在心理諮商的工作經驗中,發現了一件事:「或許,男人受傷的時候,很習慣躲回山洞、舔舐傷口,直到傷好沒事了,才拍拍屁股走出來。」
男人的山洞
這是有原因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資源」,也就是壓力大,受挫折的時候,可以讓自己好過一點的人事物。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把「跟另一個人說心事」,當成一種資源看待。
有些閨蜜姊妹紓壓的方式,是大家約一約喝個下午茶,透過抱怨與取暖相互支持。一旦人跟人聊開了,心也就跟著開了。然而,大部分的直男兄弟們,是不太習慣「面對面」的聊心事,反而是相約喝酒、打球、玩PS5,透過「肩並肩」的方式,得到支持。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著名的催眠治療師Stephen Gilligan曾說過,每個人的內在都擁有心理資源,只是當下不一定看得見。Gilligan說,與一個人連結最深的三種資源,分別是:
你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麼?是誰帶來(買來)給你吃的?
食物對很多人來說,代表著撫慰的經驗。就像嬰兒肚子餓哭鬧了,會因為在媽媽懷中喝著奶,而慢慢安心地睡去。能夠好好睡,不只是因為吃飽了,也是因為被照顧了。食物,與帶給你食物的人,兩者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我們與另一個人連結的好經驗。
你有養過寵物嗎?或是你有宗教信仰嗎?
不是所有人,都跟「人類」這種生物有好的連結經驗。有些人也許在成長過程中受過傷,從此很難信任別人,也不想讓別人靠近。對於這樣的人來說,與人聊天談話甚至有連結,就不見得是一個好經驗。而是會讓他焦慮、害怕與提防的經驗。
不過,無法與人連結,不代表內心就沒有資源。透過信仰與神明連結,或是透過飼養與寵物連結,也可以讓一個人體會到被滋養的好經驗。這,就會成為他們的內在資源。
當你受傷的時候,哪裡會是你的避難所?
這,就是我一開始提到的「男人的山洞」。有些男人不養寵物也沒有信仰。吃東西隨意,不在乎美食,只要吃飽就好。這樣的男人,就沒有可以連結的心理資源嗎?有的。
即使沒有食物、寵物與信仰的連結,有些人會選擇跟「空間」連結。不管是待在自己的小房間,還是坐上汽車駕駛座,一路開去北海岸散心。有些男人的連結,是回到自己的山洞。等待心情平復之後,再次滿血復活,回到日常生活中。
也許,你的父親、兄弟、另一半,就是這樣的人。那麼,請記得一件事:你可以送給他最溫柔的禮物,就是:「別在他進入山洞時,焦急地要他出來面對。」他不是病了,或許也不見得在生氣,而是用他唯一會的方式,讓自己逐漸復原。
最好的陪伴,是不急著打擾。最溫柔的話,是我會等著你。
最後,也邀請讀者們想一想:「你的山洞,又在哪裡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