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家齊
過去我教即興劇的時候,曾經受邀去兩個資優班帶工作坊。
第一個資優班的老師,知道「讚頌失敗」的概念,很希望學生能夠有所體會。她是這樣跟我說的「我們的學生很聰明,但是也很愛面子。所以一次沒考好,就像是天塌下來一般...」
說到這,她張望了一下四周,像是要講什麼天大秘密似地,悄悄地說「...但是,這個班的第一名,只有一個。」
第二個資優班的老師,知道工作坊會教「讚頌失敗」,課前擔心地找我討論。她是這樣跟我說的「我們的環境很競爭。雖然我也希望他們有些正能量。但學生的成績,不能說不重要...」
因為,這不是我第一次聽到台灣老師/學生對「讚頌失敗」的擔心,我把話接了過去「...老師妳擔心,讚頌失敗會讓學生有藉口擺爛,對嗎?」
老師點點頭。
思考,始於滿足與挫折
當代精神分析的巨擘之一,理論也是數一數二難懂的 Wilfred Ruprecht Bion ,終其一生在探討一個問題:人,為什麼會思考?又如何從思考中得到知識?
他認為,被餵奶的經驗,是我們第一次經歷的思考。
當嬰兒有一種隱隱約約的感覺,覺得自己好像想要些什麼(但又說不清楚)。這時候,媽媽正好帶著乳房(或奶瓶)來了,嬰兒也因此被餵飽、得到滿足了。
這個短短的時刻,具有嬰兒自身的感覺(好像想要什麼)、外在世界的回應(媽媽餵了我奶)。而這兩者的結合,使得「原來,我想要喝奶」的想法,誕生了。
然而,不是每次都那麼順利。
有時候嬰兒哭了,媽媽卻以為嬰兒冷了。有時候嬰兒餓了,但奶水卻遲遲不來(換個鏡頭,你可能會看到過年國道塞車時,車裡一場兵荒馬亂的爸爸與媽媽)。
於是,挫折發生了。挫折,就是一種失敗的經驗。無論是父母感受到自己不能即時滿足嬰兒的失敗,或是嬰兒感受到自己無法得到滿足的失敗(對小嬰兒來說,這幾乎是一種要死掉的感覺)。
於是,Bion 說「滿足,會帶來思考。但挫折,也會帶來思考。」
滿足帶來的思考,不難理解。當我想要奶水,奶水就來,我就跟這個世界建立了連結。所有的思考都來自連結。像是:把球投進籃框就得分、算數學先乘除後加減、輸入網址就可以連到網站。
然而,只有被滿足的經驗,是遠遠不夠的。
原因在於:
1. 滿足,其實是別人即時給了你想要的好東西。但別人不一定會給你好東西,不一定會即時給你,你也不一定會想要這個東西。2. 這種「我想要奶,奶就來」的自我中心狀態。1 歲的時候很可愛,10 歲時有點難纏,到了 20 歲還是這樣,就讓人頭大了起來。3. 最麻煩的是:即時滿足小孩的需要,看起來很愛很寵孩子,相信也要花上父母不少心力。但「順」著孩子的後果是:當孩子到了外面的世界,發現自己不是唯一的王子公主,有時候會反過來怨恨父母。
父母很冤,孩子很怨,都是可以理解的。父母自然很冤,明明想讓孩子不受限制地長大,怎麼反而被控訴成這樣?孩子卻也很怨,什麼都可以什麼都好,就無法學會思考不夠與不好,怎麼辦?
沒能學會這點,就去念大學、玩社團的孩子。就像是玩一款遊戲時,新手教學都還沒看完,就被丟去打最終大魔王的關卡...
反而,會因為經歷過度巨大的挫折,進而逃避挫折、放棄思考、不想面對現實。
適度的挫折,是重要的。
思考,引發觀察與好奇
因為,挫折會引發我們的思考。當媽媽的奶水比較晚來,但嬰兒還沒有覺得自己要死要死的時候。嬰兒可以開始觀察「媽媽到底怎麼了?」
這個「別人到底怎麼了?」的好奇,就是一種思考。
有一次,我很想吃排隊名店鼎泰豐的蛋炒飯。那時候是週六晚上七點,我知道我一定得抽號碼牌,排上很久的隊。但我實在太想吃到香噴噴又鮮美的炒飯了,這個慾望驅使我心一橫...
等了!
拿著號碼牌,還沒椅子坐,只好蹲在角落的我。開始觀察起鼎泰豐,是怎麼安排客人進場用餐的...
這家鼎泰豐開在百貨公司的美食街,尖峰時刻這麼多人,其實是有時間壓力的。總不能大家都收了,百貨公司要關門了,就你鼎泰豐還在排隊吧?
慢慢地,還沒被飢餓感擊敗的我,觀察到鼎泰豐會先派實習生出來,幫大家點餐。此外,兩人座、四人座抽的號碼牌並不相同。也就是說,店家可以分流人少與人多用餐的顧客。
我屬於兩人用餐。輪到我們的時候,大部分四人座的單已經消化完了,於是我們也得到一張寬敞的四人座,可以開心地喝茶點餐。
這些客人不一定看得到,卻默默而持續發生的,就是「別人怎麼了?」
過度挫折,讓人停止思考
菜點到一半,我背後的客人突然怒吼了一聲。嚇了我一跳。因為很怕轉身偷看會被打,於是我偷偷用聽的...
原來,一位男客人抱怨位置太小,要求服務生更換座位。(他們也是兩個人,但被分到了兩人座。也許,他也觀察到我們是兩個人,卻可以坐在四人座,很不公平吧。)
當他與女伴入座時,這個「不公平」的感覺似乎繼續纏繞著他。他開始看什麼都不順眼,抱怨茶不夠燙、動作太慢、菜單沒有他想要的食物...
於是他不斷把服務生叫來,抱怨所有的事情。等待送餐的時候,他也煩躁地用著手機,大聲地講電話或是看影片,似乎希望我們也一起感受到他的不耐煩。
這種所謂的「奧客」現象,其實是挫折過大而無法思考,於是「玉石俱焚」的現象。
於是,我們會得到幾個結論。
1. 滿足,會帶來思考。只是這個思考,是相對自我中心的(是不足夠,但不是不好)。2. 太大的挫折(失敗),會讓人無法思考,進而透過逃避或攻擊,應對這份挫折感。3. 適度的挫折(失敗),則能讓人思考,自己與他人、世界的關係,形成對「現實」的覺察。這也是自體心理學之父 Heinz Kohut 所稱「恰到好處的挫折(Optimal Frustration)」。
讚頌失敗,是為了讓我們可以繼續思考
回到一開始的資優班。我在台灣教「讚頌失敗」的時候,會遇見兩種人。
一種人很喜歡讚頌失敗,覺得這個概念把自己從自責、羞愧與令人失望的枷鎖中解放。另一種人很焦慮要讚頌失敗,驚訝於這個概念竟然會鼓勵擺爛、不負責任與不去思考。
哪個是對的?其實,兩種人都是對的。
第一種人困在難以忍受的挫折中,於是無法思考。因此,讚頌失敗給了一個「解套」的方式,允許你不留在失敗中檢討或懲罰自己。
於是,無法承受的挫折,會比較趨近於適度的挫折。
然而,如果只是讚頌失敗,不反思下一次怎麼做,確實是天真而幼稚的。(這也是為什麼,我把失敗後的歡呼,改成 Keith Johnstone 建議的「再一次!」的原因。)
第二種人困在責任與教條的糾纏中,也無法思考。
責任,是因為當失敗會有難以承受的後果,確實應該避免(比如醫生開刀、機師降落)。
教條,則是因為當「不可犯錯」變成了天條,對錯與懲罰過於強烈,人就停止了思考。
停止思考,就無法從中學習(嗯,你可能也不會希望你的主刀醫生、航班機長沒在思考...)
於是,對這類人來說,「讚頌失敗」應該被看成「面對失敗」。我是這樣跟故事中的第二位資優班老師解釋的:
「我理解,你很擔心學生會因為學了讚頌失敗,就此有個藉口擺爛...」「畢竟,這些所在的環境,對於他們的成績有高度要求,擺爛的後果是巨大的。」「不過,讚頌失敗不是要拋棄責任。而是適度減少失敗、挫折帶來的羞愧與自責。」「如果你覺得適合的話,我們可以把讚頌失敗改為『面對失敗』。所謂的面對失敗,就是在不過度自責的狀態下,重新反思一次:我哪裡做得不錯?哪裡重做一次,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我認為,這是在競爭環境長大下的孩子,特別需要的能力...」「能夠思考,才不會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