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家齊
先講結論
要判斷你的男人是孝順?還是愚孝?只有一句話:當他孝順的時候,還有沒有把妳放在心上?
若有,只是難兩全,那是孝。若無,還要找藉口,那是順。重點是「難兩全」,先生出面,不代表婆婆就會滿意—就像身為女兒的妳,也不見得能處理娘家的那個媽。
華人家庭的挑戰是:大部分媽媽,的確會抓著兒子不放。如果想像結婚了,媽媽(婆婆)就不存在,只有妳與先生的兩人世界。不是不可能,但要有家庭革命的心理準備。
所以,男人提到「我媽...」不見得真的就是媽寶,因為妳的男人,的確是妳婆婆的兒子。但如果男人用「我媽」兩個字,來指責妳、壓迫妳,或是拿妳出氣,甚至拿孝順當藉口,逼妳就範。
這才是愚孝的媽寶男。
撐不住壓力的媽寶男,正在溺水
還有一個常被忽略的重點是:媽寶不是無時無刻都是媽寶,是在有壓力的時候才會成為媽寶...
這個概念,來自薩提爾的家族治療理論。
在薩提爾的的想法中:當我們面對壓力的時候,會出現:討好、指責、超理智,與打岔等不一致溝通姿態。這些都是壓力之下的求生反應,意思是:討好的人不是每天都在討好,但遇到壓力的時候,他會習慣性地先以討好應對。
而媽寶惱人之處,在於他多半以「討好」出發,當女友、媽媽難兩全時,承受不了關係壓力的他,會突然轉為「指責」(還不都妳的錯!)、「打岔」(逃避原本的話題不談),或是「超理智」(突然算起誰為誰花了哪些錢...)
撐不住的媽寶男,就像是溺水一樣。一邊用力地打水,試圖抓住手邊的東西(比如妳)。或著,他會又絕望又憤怒地,指責岸上的人見死不救。
畢竟,每個人在承受不住壓力,需要求生的時候,都是「無情」的。
於是,再有經驗的救生員,都要小心靠近溺水的人—因為他們為了活下去而揮舞的手腳,是有可能讓人受傷的。於是,媽寶男的無情,會跟他一開始的多情,形成強烈的對比。
如果從壓力的角度來看媽寶男的反應,該怎麼看待,又該怎麼應對,就會具體許多。
當對方撐不住時,妳願意撐住他嗎?當妳試著撐住他時,他能收得到嗎?
當婆婆與妳有衝突時,他能支持妳嗎?當他嘗試想要支持妳,妳感受得到嗎?
當婆媳衝突持續發生的時候,妳還願意跟他一起合作嗎?或著對妳來說「那是你媽,所以你們應該要自己解決?」
沒有人想成為一座孤島。
然而,伸出手,就是一場冒險。冒著被對方拒絕、排斥與甩開手的傷害。有連結,就會有期待,也就會有失望、衝突與逃避。
與上一代交手,為何如此困難
正常情況下,與父母(婆媳)交手的難題至少有三:
1. 世代差異
不同世代,出生在不同環境,價值觀必然會有落差。
有些人是政治價值觀的差異(選藍或選綠)。
有些人是婚姻價值觀的不同(早點結婚?還是經濟穩定了才結婚?也有些人,原生家庭父母的婚姻不愉快,於是形成一種「最好不要結婚」的氛圍。)
有些人是職業價值觀的不同(公務員爸媽有時候會希望小孩考公務員,如同有些家族是滿滿的醫生世家,過年親戚們湊在一起,幾乎可以開一家教學醫院。)
人會為了價值觀拼命,就如同軍人會為了國旗送命。當環境變動得太快,每個人都會遇到「新資訊適應困難症」。
如同流行語幾乎每年一換,你才剛學會,就已經落伍了。
有些來訪者的父母,不懂孩子為何好好的書不念,要去「澳洲打工渡假」?對他們的父母來說,打工渡假是相對於他們「念書最好」價值觀的「新資訊」。
然而我跟許多來訪者們,也都搞不懂區塊鍊、NFT,這些「新資訊」到底是什麼?在父母的眼中,我們看起來反叛、標新立異、令人不安「...不知道在搞什麼?」
在年輕一代的眼中,我們又是無法掌握潮流、傳統守舊的哥哥姊姊、叔叔阿姨。世代差異跑得如此地快—槍響,才回神,就已經遠遠落後。
2, 原廠設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廠設定,來自家庭養成、學校教育與個人的天生特質。
有些人就是喜歡家裡乾乾淨淨,有些人覺得隨便能躺下來就好。
有些人需要別人的尊重與關心,有些人則以相安無事,為最高指導原則。
這就是為什麼,關係需要磨合。
因為當兩個人生活在一起的時候,需要調適彼此的習慣,甚至相互忍耐。
當兩個人遇見了彼此的家庭,如何在保有自己的原廠設定,與應對夫家/娘家的生活習慣之間找到平衡,就是一門需要先觀察、再決定,沒有標準答案的藝術。
我了解,沒有標準答案,聽來令人恐慌。
因為我們都希望有一個完美的解答:完美的工作、完美的伴侶,與完美的婚姻。但,如果你真的懂了「原廠設定」的概念,就會知道:完美並不存在,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特色可以是優點,也可以是毛病。
渴望遇見一個完美伴侶,其實是在想像「有一個人能按照我心中所想,所渴望的樣子,出現在我的人生中。」
想像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因為「別人」不是你用想像力生出來的。如果,我們希望別人能夠接納我們的獨特,尊重我們的價值觀...
我們就要練習把「別人」當成獨立的個體,而不是「我渴望的那一半」來對待。
於是,如何保有自我、應對他人沒有標準答案,因為答案是「觀察」來的。
觀察什麼呢?
觀察我是什麼樣的個體?別人又跟我有何異同?而我們的關係又是什麼樣子的?觀察到了,才有辦法做決定,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這是成熟關係的表現。
3. 家庭政治
兩個人的結合,也是兩個家庭的相遇。
許多愛情故事(比如《羅密歐與茱麗葉》)描寫的就是:即使兩個家族背景相差這麼多,甚至是互為世仇,兩個人仍不顧一切地愛上彼此。
在原本的故事中,家族之間的不合,因為羅茱兩個孩子的死去,而握手言和...
有沒有想過,如果羅密歐與茱麗葉活下來了,她們要如何應對雙方的家庭?(特別是,如果她們活在台灣?)
超越現實阻礙的愛情,需要勇氣;面對家庭政治的婚姻,則需要智慧。
在台灣,家庭政治這檔戲,最常發生在過年。
不管你回的是哪個家,夫家、娘家、爸爸家、媽媽家,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政治。政治就是權力,權力帶來比較。比較,就會引發「誰好誰壞」的丟臉感(面子)。
比什麼呢?比兒女的工作,比媳婦的孝順,比孫子的可愛,比房子、比車子、比爸媽的遺產要給誰...
這也是許多人遇到的婆媳議題:為何我怎麼做,婆婆都不滿意?(然後先生一派輕鬆地說「沒關係啦我媽就這樣。」或是跟著變臉「我媽說妳怎麼可以不用心!」)
「孝順」的沈重,就在這裡。
孝順必然有它的沈重。因為,一個人要孝順成功,必須得到長輩認同。
「認同」二字可以很重,因為它沒有規則可循,任由對方自由心證。
許多人不知道如何面對長輩,甚至逃避去面對,都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得到認同。
然而,我的一位心理治療老師說過「嘴長在別人臉上,你管不著。」
意思是:長輩認同與否,其實與我夠不夠努力,沒有絕對的關係—因為長輩的嘴,長在他們的臉上,而不在我的手腳(勤快與否)。
所以,還是回到文章一開頭的那句話。在有些家庭中,孝順是一種無可避免,又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比起「公審」他是孝子還媽寶,更實用的角度或許是問:當他孝順的時候,還有沒有把妳放在心上?
若有,只是難兩全,那是孝。
若無,還要找藉口,那是順
有孝無順,就是愚孝。
歡迎來到:給男人們的心理學
這是家齊在2022年啟動的寫作計畫,透過十年心理治療工作的實務觀察,以及身為華人男性在台灣長大的經驗,重新認識台灣社會對新一代男人們的「標籤」:像是媽寶、渣男、孤兒、永恆少年或是中年大叔,討論男人們的心理模樣。
系列文章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