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家齊
Dcard討論「媽寶」的文章中,多半是女生發文,抱怨男友或先生的行徑。
不過,在眾多女生的討論串中,倒是有一篇男生發的逆風文,吸引了我的目光:
「你們都在討論媽寶『男』,難道女生就沒有媽寶嗎?」
我的回答是:女生當然也可以是媽寶。但母女糾葛,要比「媽寶」還來得複雜...
首先,我們拆解一下「媽寶」二字。
媽寶的「寶」,是「寶貝」的寶,那什麼是寶貝?
媽媽的寶貝,有兩種
把人當寶貝有兩種意思:一種是當情人,一種是當小孩。
媽媽通常不會把女兒當情人,但會把女兒當小孩。這樣的狀況,會出現在過度保護、控制的家庭。比如說,深怕女兒晚上出門跟朋友玩晚了,她就會學壞啊,或是會被強暴之類的...
女兒好像得活在一個真空的玻璃瓶中,才不會受到傷害。
這種被過度控制的女兒,確實可以說是「媽寶」,因為她被當成了「不可以長大」的小孩。
然而,父母這樣做,在高中前可能還有八九成的效力。到了念大學,女兒開始往外面的世界跑,就沒辦法一直待在家裡當「寶貝女兒」了。
(不過,這個說法可能也慢慢過時了,畢竟以前的父母說「等到妳念大學再交男朋友。」
現在可是越來越多父母,輕則要求孩子只能念老家這邊的大學,重則無論孩子大學跑去哪念,爸媽都會跑去「愛相隨」。)
白雪公主與皇后
當女兒長大成為女人,母女之間的糾葛關係,比起媽寶,更像是「皇后與公主」。
這是怎麼一回事?想想「白雪公主」這個故事就知道了。
糾葛的母女關係,就像是公主與後母(心理學上,有時候會把「後母」作為「有毒媽媽」或是「壞媽媽」的象徵)。在白雪公主的故事中,媽媽跟女兒之間有一個很微妙的議題,叫做嫉妒。
當女兒慢慢長大變成一個女人,媽媽也意識到自己開始老去,這裡有一個特別的感覺是:這女兒是我生出來的,可是這女兒開始要像我一樣,甚至比我還要漂亮。
如果做媽媽的,無法祝福女兒正要去享受她的青春,而我的青春已經不再。
有些難以消化的,來自女人對女人(而不是媽媽對女兒)的嫉妒,就會從媽媽嘴中出現,用一種厭女、羞辱與強暴迷思的說法攻擊女兒,像是「裙子穿這麼短是要給人家幹喔?」
一個女人對另一個女人這樣說,而且還是母親對女兒說的,乍聽很不可思議。
但這其實是一種來自母親的權力鬥爭。嫉妒會帶來一種攻擊,因為見不得對方的好,就會想要透過攻擊來毀壞對方,讓對方不那麼好。
以前有句話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或許不是「何苦」,而是因為「嫉妒」。
為什麼都是媽寶男?
那,為什麼說到媽寶,多半是指「媽寶男」呢?
媽媽是兒子成長過程當中第一個遇到的「異性」,所以「媽寶男」其實是:兒子與他生命中第一個異性(母親)的糾葛關係。
對女兒來說,媽媽是她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同性」。
就心理學來說,母女關係(媽寶女)跟父子關係的原理比較像,都是相同性別的「小孩」與「大人」。
我們對相同性別的父母,會「崇拜」對方,也會想「競爭」,因為這是我們人生中第一個遇到的「典範」,是我長大想要(或不想要)成為的樣子。
但跟異性父母的關係中,我們比較希望從對方身上「得到認同」,因為那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異性...爸爸,才是女兒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異性。
也是未來戀愛成家的原始設計。
家齊心理師|臨走前的三個小提醒
1. 媽寶是「媽媽的寶貝」,「寶貝」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情人,一種是小孩。
2. 父母過度保護的女兒,確實是媽寶。但,母女關係還有比媽寶更複雜的糾葛。
3. 我們會「崇拜」相同性別的父母,或是與之「競爭」。對於不同性別的父母,我們則渴望從對方身上「得到認同」。
歡迎來到:給男人們的心理學
這是家齊在2022年啟動的寫作計畫,透過十年心理治療工作的實務觀察,以及身為華人男性在台灣長大的經驗,重新認識台灣社會對新一代男人們的「標籤」:像是媽寶、渣男、孤兒、永恆少年或是中年大叔,討論男人們的心理模樣。
想瞭解更多嗎?
歡迎加入我每周日 08:00 固定發送的心理學電子報,一起學習在關係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