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

【媽寶男為什麼會外遇?】媽寶男的沈重與忽略,以及那個不在場的男人...

 
作者:王家齊




欸,我跟你媽同時掉到水裡,你會先救誰?

會講這個從網路看來的爛笑話,本來只是要逗一逗男友,說不定還會聽到幾句甜蜜的。然而,男友竟為此漲紅著臉,猶豫了好幾秒卻答不出話...

怎麼,不像本來以為的那麼好玩了?


媽寶男的情緒運作


要談媽寶如何變成渣男,就要先了解媽寶男的情緒運作機制。中國的心理學家武志紅在《巨嬰國》這本書,提到媽寶男的兩個特色:

第一個是特色是:媽寶男渴望被認可。但媽媽認可兒子容易...太太要認可先生,就沒那麼簡單。

因為媽媽要的是可愛男孩,只要得母親歡喜,順媽媽的意,小事都可以拍拍手。有點像是家中的小狗突然會坐下,會握手,妳會開心地稱讚牠,為牠鼓掌,甚至錄影PO文昭告天下。

然而太太要的是成熟男人,雖然談戀愛的可貴之一,是兩個人可以在彼此面前當小孩。但從熱戀走向過生活,太太要的,其實是一個可以討論,可以信賴、甚至可以依靠的「夥伴」。

小狗可以陪著妳哭,陪著妳笑,安撫妳的心情。但無法和妳一起討論家裡的床單該買什麼顏色?隔壁鄰居半夜很吵到底該報警還是敲門?又或是未來應該待在台北發展還是回老家工作?

於是,媽寶男渴望的被認可,自然而然(本質上無法公平地)倒向了媽媽這邊—兒子是媽媽的小寶貝,太太是生活中的老媽。

第二個特色,許多媽寶男的內心深處,其實是厭女的。倒不見得是沙文主義大男人那種,但他們對女性的控制,其實是很厭煩的。

這裡的難題是,照顧與控制其實是一體兩面,本質上都是「權力」關係,也就是我要「管」你。
媽寶男的「厭」,其實是在厭這個被掌控的恨。

然而,媽寶又討厭被管,又必須忠誠於媽媽—不管這是因為媽媽的可憐,加上爸爸的可惡(或是媽媽的強勢,壓過了爸爸的無力)。

原生家庭糾纏在一起的矛盾,讓媽寶男最後做出一個無意識(通常不是腦袋想過,但會直覺而習慣地這樣做)的決定...媽寶男會把這股憤恨,轉而放在太太身上。


為什麼媽寶會變渣?


媽寶男談戀愛有個特別的習慣,他們很容易把對象「女神化」,也就是以一種崇拜或深情的姿態,把對方看成歸屬或拯救。

這在戀愛中其實是很甜的。

想像一下:當一個你喜歡他,他也正好喜歡你的對象,在一片燈火裊裊的夜景中,輕輕地握著你的手,對你說...

「你就是我的家。」

大多數人聽到,心裡都會融化吧?(那些讀到這裡,心中冷笑一聲的朋友們,想必都有後續的厭世歷練了,請容我和你們握手致意。

雖然講得很厭世無奈,但我並不覺得那時你們戀愛的美好,一定是假的。所謂「男人的嘴,騙人的鬼」,碰到忽略型的渣男,或許是真的。

但「逃避型」與「媽寶型」困難的地方,在於他們或許真的沒說謊。戀愛時的他,真的是找到了一個家,一位女神。只是這個家,這位女神,隨著時間流轉,慢慢老去,變成了不同的樣子...

他們或許沒騙,只是變了。

因為進入親密關係之後,所謂的「女神」就會落入凡間。女神會有自己的脾氣,女神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女神也會不想洗碗或東西亂丟...

婚後,當另一個名為「媽媽」的女人來了,女神也就多了一個身分:媳婦。於是,那經典的爛笑話「我跟妳媽同時掉到水裡...」就讓人再也笑不出來。

媽寶男在戀愛中,尋求女友的認可,所以顯得貼心溫柔。然而,媽寶男在婚姻中,尋求媽媽的認可,所以顯得殘酷無情。

有些媽寶男的外遇,是這樣發生的。

(如果你對於本文的「逃避型」「忽略型」等用語不太熟悉,建議先點我閱讀這篇文章,能更深入了解接下來在說什麼。)


媽寶男的逃避與忽略


一方面,他夾在兩個女人的衝突之間,無法動彈,也不會處理,於是有些媽寶男選擇進入更「輕鬆」的外遇—在那樣的關係中,只用談戀愛,不用負責任,不用過生活,也就不用被檢驗。

其實外遇約炮還是要考試,但可以輕鬆地考,有時候表現反而比較好。或著,只要發考卷打分數的時候不出現,就沒有問題了。

所以約炮軟體上的男生很容易像自走炮,也容易一被拒絕就封鎖。一方面當然是自卑,一方面也是逃避,同時會自我合理化成「反正我們不可能,不要浪費時間」。。

這是媽寶男「逃避型」的部份。逃去相對輕鬆的關係,是因為處理不了解現實生活的沈重。

此外,還記得我說過,媽寶男的核心是「求認同」嗎?有些男人沉迷在約炮、外遇甚至是A片中,其實是藉此滿足「現實生活中永遠做不到的成就感」。

因為一夜情只有一夜,不用了解過去,也不用顧慮未來,其實是相對輕鬆的。就算是長期的外遇小三,多半也會有「玩玩就好,不要干涉彼此生活」的潛規則。

這是媽寶男「忽略型」的部份。他對道德與另一半的忽略,來自對於成就感與被認同的執迷


都是婆媳在鬥爭嗎?


除了和生命中兩個女人的關係,媽寶男還有一個隱藏版的成因,與父親的關係

媽寶男通常缺乏健康的父子關係,缺乏和父親的關係,也就容易缺乏健康的陽性氣質。簡單來說,男孩三歲前黏著媽媽,抓著她的圍裙衣角不放,這時父親幾乎是被排除在外的。

大約四或五歲後的男孩,會開始與媽媽分離,探索外面的世界—這時候,爸爸的功能就來了。
好的爸爸功能,會在這裡扮演教練、指導與確保的角色。

如同我們平常去健身房或攀岩的教練,教練會教導如何正確使用器材,糾正我們的錯誤並要求反覆練習,同時也會確保這個訓練過程是安全的...

但如果你去攀岩,教練只是遠遠地坐在那邊呢?

這就是媽寶男遇到的缺憾。他們的父親或許疏離而拒絕當爸爸,或許無力萎縮說話沒人聽,或許是個從來不在家,只把時間金錢花在外面女人的暴君...

無論如何,當男孩攀岩的時候,他要自己一個人伸手握住那些尖銳的岩石,不小心摔倒的時候也沒有人告訴他怎麼辦,更糟的是—沒有大人在底下為他拉繩子,做確保。

這樣的男孩,多半可以跟女生處得不錯(畢竟長時間與媽媽互動),但不知道怎麼跟男生相處。
於是當他們長大的時候,他們對於「男人」該是什麼樣子?是自己一路摸索,加上身邊女性告誡而來的。

可是別忘了,媽寶男相當擅長傾聽女性的抱怨,當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聽多了身邊女人對於爛男人的控訴...

他們學會了「當個男孩,不要使壞」,卻沒學會「如何成為男人?」

而媽寶男(與他未來的戀人)還不知道的是:這堂遲遲未修的學分,一直沒能攀上去的岩,全面地影響了他在自尊、親密、甚至性愛的發展...



歡迎來到:給男人們的心理學


這是家齊在2022年啟動的寫作計畫,透過十年心理治療工作的實務觀察,以及身為華人男性在台灣長大的經驗,重新認識台灣社會對新一代男人們的「標籤」:像是媽寶、渣男、孤兒、永恆少年或是中年大叔,討論男人們的心理模樣。

系列文章請點我


最新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