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家齊
天是亮的卻佈滿烏雲 所有焦距被閃光判了死刑你想做什麼英雄 我看你不過是傭兵
—陶喆《黑色柳丁》
國王與傭兵
王理書老師曾經用兩種比喻來談男性,一個是國王,一個是士兵(傭兵)。陶喆寫的「傭兵」這個詞,再精準不過地描述了,缺乏父親帶領長大的男孩,會如何迷失—
這些男孩成了傭兵。
只要有人可以罩,只要看起來很屌,好像就可以無所不能。然而,他們的內心是空洞,甚至是憂鬱的...(是的,你沒有看錯,心理學研究發現:男性的憂鬱症,很常會以「憤怒」的方式表現。)
雖然外表裝得很強,內心卻是乾枯的,但又害怕別人看見自己的弱,於是在親密關係的考驗中,被看見或被挑釁的自卑,常常變成導致,甚至成為恐怖情人。
孤兒男的矛盾
心理孤兒的男人,有三大特質。
- 孤兒男沒有家,卻又渴望家。
- 孤兒男有親密困難,卻又衝動地尋求親密。
- 孤兒男渴望權威指導,卻又難以服氣權威。
流浪的孤兒,在找一個家
許多心理孤兒感覺不到「家」。他們或許有失功能的父母,又或著雖然有家可回,卻從來感覺不到家的溫暖。這樣的孤兒男看似很神祕,常有一種憂鬱而神祕的氣質,但本質上是厭世的。
不過,在親密關係中,這樣的孤兒氣質其實很容易吸引另一半的「母性」。所謂的母性,有時是一種我開玩笑稱為「總裁系列」的幻想...「這個男人冷漠又疏離,好像誰也在不在乎—但是,只要有我的愛,就可以融化他冰冷的心!」
其實,孤兒男待在這種「愛的餵養」的關係,是相當舒服的。有人貼心,有人照顧,還有人願意帶著滿滿的愛奉上一切。有時,戀愛的幻象也讓孤兒男恍惚之間想著「也許,我真的可以找到一個家...」
然而,精神科醫師歐文.亞隆( Irvin D.Yalom)寫道「好的治療師要對抗黑暗,闡明真相,愛情卻需要神祕感,經不起檢驗—我真厭恨當愛情的劊子手。」
是啊,我真痛恨當他們的愛情劊子手。尤其是我眼前的男人,終於在一片烏雲的憂鬱中,笑開了一絲陽光,還跟我說他們預計下個月結婚...
等等,什麼下個月結婚?
孤兒男的親密衝動
這是孤兒男的衝動。當他們感受到了愛(或是有人願意跟他做愛),突然間那空了許久的黑洞,彷彿被填滿了。於是他們渴望更多的溫暖,期望更進一步的親密關係,能夠永久地把過去的洞補上。
然而,親密關係的真相是:愛情並非麵包,餓了就吃,吃了就飽—其實,愛情比較像是蠟燭,能夠一瞬間點亮黑暗,也會被突如其來的風吹熄,再次陷入黑洞。
在諮商室中的我,因此陷入了兩難。我該對抗黑暗,或是指出黑影仍在嗎?或著我應該冒著往後的風險,陪他珍惜這段熱戀的神秘感?
「會有什麼風險嗎?」你或許會有疑問。
風險在於,熱戀期的他們,還沒有吵過架(而且就打算結婚了)。為什麼沒吵過架是個風險呢?因為,愛人吵架如溺水。親密關係中的吵架,就像是學游泳,需要一次一次跳進水中,在不怕溺死的前提下,慢慢學會游泳...
但別忘了,孤兒男是曾經溺過水的男人。
孤兒男的權威矛盾
許多在我諮商室中的男人,即使已經三十多歲,談起父母吵架時的樣子,聲音仍是微微地發抖,要花許多力氣控制下來。
其實,我不是反對男人戀愛結婚,我也很高興他有機會找到一個家。然而,當他搞不清楚這是大海還是游泳池,水深是1米8,還是那種站起來就吸得到氣的兒童池...他很有可能在親密關係中溺水。
不過,以上這些話,很多時候只能擺在心中。因為孤兒還有一個特色,他很渴望獲得陽性權威的認同,但又不服氣權威。(以這個例子而言:權威=身為心理師的我,或是他們更愛的說法「心理醫師」或「老師」)。
因為在父親缺失症候群的影響下,孤兒男在成長過程中,缺少了適當的引導、回饋與限制(這是陽性權威的三大功能)。許多孤兒男是靠自己的力量長大,得想辦法在沒人教、沒人帶,搞不好還有人唱衰的狀況活下去...
因此,孤兒男的權威矛盾是必然的。
孤兒男期望我的建議,但也希望我認同他的意見。如果我們臭味相投倒還沒問題,偏偏心理師這行常常得是愛情劊子手,當我委婉地說出我的意見時...
孤兒男變成了兩個部分,一個部份的他看似有禮貌地感謝我的意見,另一個部份的他則是失望或生氣地跟我辯論起來。在諮商中,這通常是最重要的治療階段,我們稱之為「此時此刻」。
好好吵架,就是好好親密
孤兒男常會在諮商中抱怨別人無法理解他。一開始,心理師通常會被當成唯一挺他的人,相安無事。當諮商來到三個月左右,雙方慢慢熟起來後...這種無法被「心理師」理解的感受就會發生在諮商室中,也就是「此時此刻」。
如果這些不滿、抱怨與衝突可以當場好好討論、好好消化(不一定是誰對誰錯喔!),男人就能再多學會一點親密。其實,能好好親密,就是能好好吵架。
好好吵架,也就是能夠在吵架中消化彼此的情緒,孤兒男就不需要變成殘暴而六神無主的「傭兵」—空洞、暴力又無法靠近。
相對地,他們可以成為家庭與自己生命中的「國王」,培養健康的陽性權威。擁有國土的他,有了足夠的自信與安全感,就不用在爭吵馬上敷衍讓步,但也不用脅迫對方非認同自己的意見不可。
也就是說:當孤兒男能夠經營一段對等的關係,有了自我,有了國土,也就有了家。
「落地為家」是男人成長歷程中必經的議題,除了顛沛流離的孤兒男,需要找回自己的國土。還有一種男人,也需要讓雙腳踏在土地上...
歡迎來到:給男人們的心理學
這是家齊在2022年啟動的寫作計畫,透過十年心理治療工作的實務觀察,以及身為華人男性在台灣長大的經驗,重新認識台灣社會對新一代男人們的「標籤」:像是媽寶、渣男、孤兒、永恆少年或是中年大叔,討論男人們的心理模樣。
系列文章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