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6月28日 星期二

愛情心理學|媽寶、渣男、孤兒、永恆少年與中年危機的心理分析

 
作者:王家齊




男人們的心理學



本系列最熱門Top3
媽寶男專題

孤兒男專題

男人的外遇

《不夠善良的我們》系列分析文


→你看過這齣電視劇嗎?對我來說,《不夠善良的我們》打從一開始的劇名(英文片名則為"Imperfect Us"),就提醒了觀眾:這是一部關於中年危機的寫實劇。

→正因如此,其實不那麼愛追劇的我,寫得欲罷不能。畢竟,在我個人的心理諮商工作中發現:中年,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容易的難題。歡迎大家一起來品味。(沒看過劇的朋友,可以先看「親愛的拗脾氣,我該拿你怎麼辦」這一篇



那些,我曾經寫過的男人們



那些,我曾經寫過的女人們



愛情心理學:曖昧、交往與選擇


本系列最熱門Top3
平平都是人!?男女大不同,到底在不同什麼?
交往了10年,就代表我們很了解彼此嗎?
為何懂得人情冷暖,需要把人當人看?
當身體,成了一張 AI 生成的圖片(關於飲食疾患)
好男人好女人的親密難題 》不當好學生,才能好好吵架
男人愛面子,卻失去了裡子?》身為男人與他的伴侶,千萬別踩的兩大地雷
別讓親密交流變成催交作業》從戀愛到交往,你需要留意的心態調適
有一種時差,叫「從戀愛到交往」
談戀愛,為何總是鬼打牆?》別讓愛情的冰與火之歌,成為感情路上的悲歌(上)
談戀愛,為何總是鬼打牆?》別讓愛情的冰與火之歌,成為感情路上的悲歌(下)


後戀愛時代:性、婚姻,與親職




為什麼你會寫這個主題?


我是執業十年的心理治療師,同時也是一位在台灣文化長大的男人。我的諮商室有許多男人來訪,像是媽媽的兒子、妻子的丈夫、以及中二少年們(從12到32歲,都有少年存在)。

作為心理治療師,我特別熱愛與男人們工作,與他們細數成長歷程中的點點滴滴,讓我看見了台灣社會對男人們的「標籤」,像是:媽寶、渣男、孤兒、永恆少年或是中年大叔...

這些名詞背後,都說著一個又一個台灣男性的成長故事。我想把這些故事寫下來,陪男孩、男人,與女人的男人(孩)們走一段成長之路。


我知道這是你的工作,但有其他原因嗎?


是的,這是個好問題。我想,一切的旅程始於這張照片...

(感謝攝影師Jimsen Chang留下這一刻)




這是我2017參與的小丑工作坊。在為期五天的訓練後,我們會戴著紅鼻子,來到大溪老街,用我們的內在小丑與路人相遇(當然,他們事前並不知情)。

工作坊時,我的訓練師Alessio Di Modica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們「永遠不要忽略那個躲在陰暗的角落,覺得自己不值得被看見的小孩。」

那會是誰呢?在整個工作坊中,我不斷想著這個問題。

當我們上街的時候,小孩總是先被小丑吸引(當然也有人怕得不敢靠近),媽媽也會陪著小孩,過來與小丑互動。

許多小丑跟著小孩開心玩耍,媽媽在一旁拿著手機拍照。這時,我突然發現了...在她們身後,那駝著背,在一旁默默滑手機的爸爸們。

我覺得我好像聽懂了,我的老師到底在說什麼。於是我在這趟遊行中,總是先去找他們—因為有那麼一刻,小丑的我碰碰他,他抬起頭,我們互看,然後我看見他眼中的那個七歲男孩

或許,這就是原因吧。


想瞭解更多嗎?


歡迎加入我每周日 08:00 固定發送的心理學電子報,一起學習在關係中成長


媽寶心理學,新書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