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家齊
有一個即興練習叫”3 things”(當時從舊金山學回台灣後,我跟夥伴把它翻譯為3,3,3,念起來有種特別刺激的感覺XD)
規則很簡單:大家一起喊3,3,3後,一個人問另外一個人「需要回答三個答案」的問題,比如...
333! 「告訴我三個讓你覺得很冷的東西!」
333! 「…告訴我三件你會在情人節做的事情」
333!
333! 「…告訴我三件你會在情人節做的事情」
333!
為什麼是『三』呢?
選擇,夠多就好
我認為,這是因為在即興的過程中,太少選擇或太多選擇都會造成麻煩。
如果對於一個未知的情境,你只有一到兩種選擇(也是所謂的「背標準答案」)
當情境變化不如預期時,你就會突然地愣住腦袋一片空白...
當情境變化不如預期時,你就會突然地愣住腦袋一片空白...
這幾乎是每個新手都會遇到的困難。
注意喔,當時我是在「背」標準答案,所以嚴格來說我只給自己一個選擇,也就是督導說的答案。當然這沒有錯...只是不夠用。
我永遠記得有一次我提早三十分鐘把所有內容背了下來,信心滿滿地準備跟來訪者討論上次她提到的三代家族帶來的複雜影響—
結果,對方紅著眼睛進來,一坐下就說「我失戀了。」
這總是會發生在每一個關於「人」的工作。
三的藝術
但是,對於一個情境有超過三種選擇,也不是一件好事。雖然認知心理學說人類的記憶範圍大概是7加減2,也就是5到9之間。
但我自己的經驗是:
在單純的實驗室認知作業中(也就是說你不用管出題者是男是女,他的情緒怎麼樣?這個空間又傳遞什麼訊息?等等)
在單純的實驗室認知作業中(也就是說你不用管出題者是男是女,他的情緒怎麼樣?這個空間又傳遞什麼訊息?等等)
或許真的是7加減2,但要把這個理論延伸到實務工作,忽略了一件事—『現場』其實有很多事情正在發生(人、空間、聲音、味道、記憶等等),這些也都會耗掉認知資源。
更不要說如果你的工作需要與其他人互動,而且不是就事論事的工作夥伴(事實上就算是工作夥伴,就事論事也是過度理想化了),根本不是一個單純的記憶作業。
所以,也許念書時可以7加減2(但進入考場也可以嗎?)可是在與人工作時,或許下修為3是更安全的。
我殺你,是因為三個原因...
我去加拿大參加Keith Johnstone的工作坊時,他常常會在一幕戲卡住時,要求演員發動意料之外的轉折—比如突然間拿出槍指著對方,然後一起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
這時候的即興演員(在高度表現壓力與未知焦慮下)常常會不知道該如何反應,而Keith的其中一種引導,就是要求那個拿槍出來的演員說:「我要殺你,是因為這三個原因...」
然後邊說邊找出三個原因。
當然不是。
可是這或許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三個,或是在心智化的方向下,可以長出的三個。用這個方式思考3,3,3,每一次的三就會長出新的觀點與解法,而那是當下最適合的,也就是即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