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2月26日 星期六

如何讓心理治療更有整體感(一)?


作者:王家齊




最近有學生問到,做治療的時候慢慢可以一件事一件事回應,一個情緒一個情緒搞懂。可是做完治療後常常有個疑惑,好像這五十分鐘被切成了三到四塊,感覺不太有連貫性。

當然,這位學生能夠好好把受訪者帶來的事件,與對方一起想一想並整理起來,已經做到了基本功。但如果他要更進一步,就要學會【穿針引線】的能力。

簡單來說:個案帶來的事件情緒是【點】,而背後的動機因果是【線】,而將事件情緒+動機因果形成的模式,找出跨越時空的相似性,就形成了【面】。

所以,這位學生提到的整體感,其實是從【點】到【線】的層次。為了能夠穿針引線,治療師要學會使用一些【連接詞】,讓治療的理解可以有層次感。

這裡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動機後果解法


動機=因為...


動機的連接詞是【因為...】

動機就是串連情緒背後的原因與需要。如果更細緻一點,也可以說是苦衷、地雷與早期決定

過去的文章我們講過,當來訪者不耐煩地說【我媽媽很煩,她一直管我時】治療師只是回應「所以你很生氣你媽」是不夠的,還要進一步搞懂她在【氣什麼?】

這裡就會邀請個案展開他的情緒與故事,當治療師聽一聽想一想之後,慢慢搞懂了個案會這麼氣的原因時,就可以加入【動機】的連接詞。

→原來你這麼氣你媽,是【因為】你覺得媽媽自己也說得到做不到,你覺得很不公平。

周仁宇醫師在心智化這堂課建議了另一個連接詞【畢竟】也蠻好用的→你這麼氣你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你一直希望家裡有個大人能當你的榜樣,但總是失望。


後果=就會...


後果的連接詞是【就會...】

如果說動機是探索與連結來訪者的內在,如同母性功能。那麼後果就是與來訪者判斷與思考行為的後果,是與外在世界連結的父性功能。

有時候懂了來訪者的內在感受還不夠,「畢竟」他仍需要活在外面世界的框架(工作、學業)。這時候,後果的討論就很重要。

比如前面氣媽媽的這位孩子,後來心想反正妳不給我,我自己拿,就偷了媽媽的錢。一方面,瞭解偷錢背後的內在動機是重要的,但同時弄懂偷錢會有的後果也是重要的,比如:

→原來你是在意媽媽不給你你要的,所以你才自己拿(這是動機)

→不過,當媽媽發現後,她也就限制你不給你零用錢,你反而【就會】拿不到你要的。

→於是(另一個後果的連接詞),媽媽很生氣你把她的錢拿走,你也很生氣她限制你更多,最後你就更難得到你要的了(媽媽懂我)

把後果思考清楚,就可以抓出負向迴圈、心理遊戲的輪廓。另外,眼尖的讀者可能有發現,在上面這個例子,後果與動機是併用的。

如何用?用多少?這會取決與你跟對方的個性、治療關係,決定層次與力道。


解法=所以...


解法的連接詞是【所以...】

討論完了動機與後果,如果是有進展的(對方有Yes的訊號)通常他會停下來問你「那該怎麼辦呢?」過去學治療時,常常會卡在不要給來訪者建議的戒律(話說,最近心理師的Podcast多了,許多第一次來談諮商的人也會說…)

「我知道心理諮商不會給建議,但是…」

重點在於這個【但是】。長遠來說,諮商是幫忙一個人認識並發現自己的特色,討論後做出自己的人生決定並為此負責。但我認為這是一年起跳的事(不算上危機處理喔)。

所以,在講完動機與後果後,與個案討論一個改變的方向,是有機會促進行動與建立習慣的。這裡的誤區是:常常問題是問題,解法是解法,兩者是斷裂的。

比如我們都「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好,但是早睡早起到底跟我有何相關?如果只是死背一個對的做法,通常很難有真正的動力持續。

如何才會有動力呢?要嘛火燒屁股死到臨頭,要嘛真的很渴望自己得到—有沒有發現,這就是前面提到的後果與動機。

這就是坊間很多練習手冊不見得有效的原因,手冊本身沒有錯,他幫你拆解了一個SOP但如果沒有配合動機與後果,而且真的在經驗與感受上震撼到對方,那終究只是另一個回家作業—

回家不會寫的那種。

所以,治療的層次感在於,當前面的動機與後果產生效果時,可以延伸把治療的目標與方法也放進來,可以是回家要做的,也可以是在諮商中做的,比如:

→所以當你越生氣時,你越得不到你要的,對嗎?(後果)這邊要跟來訪者核對,只有你們都同意這個觀察,才可以切到做法(否則沒有同步的解法,就是說教了)

→【所以】如果你真的很需要媽媽幫你,就要先忍住自己的生氣,這樣你才能得到你要的(動機)。

→ 可以試試看嗎?(再次確認同步)然後就可以分別建議在諮商、在家裡可以怎麼做…

這是基於理解的建議。


最新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