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家齊
照顧好當下的第三層是[細切],也就是把[當下]這塊煎得香滋滋的牛排,切成一口一口好入口的大小,既不會吃了空虛,也不致於有噎死的危險。
因為,細切當下才可以細嚼慢嚥。
相對地,吃粗飽就是一種囫圇吞棗的樣子,以吃撐為目標,配著新聞臉書Neflix等等無意識地塞入食物與資訊,嚼也不嚼地吞入胃裡。
先不講會不會噎死,當下都已經死了。
優雅的假象
聽起來很誇張嗎?其實,焦慮的助人工作者都曾做過這樣的事(包括我自己)。那焦慮也許是不順利,也許是求表現,也許是對方做出了意料之外的舉動,為了求生為了求好,或是為了避免不好帶來的苦澀...
我們開始加料,塞入更多資訊,把我會的我知道的全都拿出來揮舞一番。然後,當對面的那個人冷冷地說"NO"時,我們看著亂成一團的廚房,頹喪地低下頭。
偶爾,看到TLC頻道的大師下廚,總是優雅、從容,並用一種禪意的方式描述手藝,用一種詩意的說法討論食材,我們就感嘆「啊,那只有大師做得到。」
但,這是假象。
優雅的當下是一種[結果],為了達成,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這正是[細節]當下層次的三面向:
天時
天時是要創造時機,就像草船借箭的東風不是用等的,而是用借的。
流行歌最了解這個道理,知道什麼時候讓你唱B段副歌(大家都熟悉),什麼時候給你新資訊(A段敘事),什麼時候又要進到純樂器的SOLO炒熱氣氛。
在你的工作中,當下需要經過如此[天時]的安排。只是比起作曲家,你的挑戰有點特別,你需要跟對面這個人一起即興寫歌—
天時,最關鍵的就是要[取得對方的YES]。
在一些著重體感的心理治療訓練中,會教你辨認對方的YES訊號。不過,這教法有幾個限制:一是你要背很多資訊(還不熟時,可能你的當下就被噎死了),二是體感訊號因人而異,也有雜訊(地不利,人不和)的問題。
我的作法比較直接一點:在我的即興劇工作坊中,會運用一系列特定的練習,直接讓學員體驗不同人的[YES]狀態長什麼樣,以及[我+你]的YES狀態又是什麼?
這樣做的好處是:你知道什麼是體感的連線,斷線時你就會立刻發現。
有沒有[體感]以外的方式呢?有,你可以使用詮釋與詢問的方式,把對方斷線時的"NO"及其動機說清楚。或是你也可以使用圖像(比如牌卡、畫畫)等方式,讓你們有一個可以共同觀看的[第三方]。
但詮釋詢問的限制在於對方若是阻抗太強時,問問題不見得會得到答案,或著更糟的是,得到不是真的答案。
圖像系統是很好用沒錯,但鋪排舞台與流程是蠻花時間的,如果時間允許你慢慢陪,可以是一首悠遠的慢歌,那沒問題。
但如果這時候需要一首動感的快歌,「動起來!」還是需要體感的連線。
地利
一次治療的五十分鐘,其實不是五十分鐘,而是好幾個十分鐘十分鐘(或著五分鐘三分鐘)所堆砌而成的。
心理治療的推進(或任何需要即興的工作),有它自己的空間感。就像是攀岩,你需要確定腳下的石頭踩穩了「三點不動一點動」,才能伸出一隻手往上抓。
天時的取得YES,其實就是確認「三點不動」,而且不是你穩就好,對方有沒有穩也很重要。
地利的空間感,是把一塊五十分鐘切分的藝術。
比如說,在新手階段,我會把談話的五十分鐘大致分成三個十五分鐘,一個十五分鐘預計談一個主題,如果時間不夠用就拿下一個十五分鐘來補。
有沒有發現這樣加起來只有四十五分鐘?
記得,永遠要有緩衝。
當你開始即興的時候,時間可以是你的朋友,但也可以是你的敵人。在你不確定這一刻,時間是敵是友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為自己留下緩衝。
熟練之後,每個十五分鐘又會更細切為幾個五分鐘,什麼時候Hold住場子?什麼時候深入探索?什麼時候退開思索?
這十五分鐘,會有自己的[三點不動一點動]。
再更精熟以後,會思考的是這三個十五分鐘之[間],又要如何產生連結與整體感?爬過三座小山與登上玉山,畢竟是很不同的體驗。
關於這點,我在[人和]與你說明。
人和
人和不是大家和氣,而是一起做到了什麼的[完成感]。
因此,真正的人和不是[一片和諧],感恩感謝彼此就算了,而是要在當下的[流]之中,找到[共通]的結束點。
這點心理治療的訓練很少提(或許因為醫療模式的問題/原因/解法,放不太下這個想法),但對於即興劇演員來說,這是我們每次演出排練朝思暮想的題目。
如何創造一個[完成]的流。
(題外話:許多朋友看完即興劇演出都會問「天啊真不敢相信這一切是即興的!...那如果你們是即興的,還需要排練嗎?」在此回答:我們其中一個排練的大任務,就是把[當下之流]照顧好)
這其實是一個可以討論三天三夜還不夠的話題。在此不囉嗦,我就直接分享給各位一個訣竅—
完成感是可以被創造的,只要你掌握人類思維的慣性。
關於[完成感]的慣性,最基本(也最有效)的,就是[頭尾呼應],實際作法就是[用回第一個點子]。
對我來說,[用回第一個點子]在即興劇是一個重要的紀律,因為相較已經寫好的文本,即興當下並不知道哪裡是結束,或著哪裡都可以是結束。
然而結束不一定會帶來完成感,但用回第一個點子,會暗示我們即將完成。
舉例來說:許多電影會在開頭拍攝某個特定的物品、場景或是用上某首歌。當故事即將走到結束,人事已非的時候,仔細聽—通常那首歌會再次出現(或是角色會[再訪]那個場景或物品)。
但這時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這裡就會形成一個完成感。
原理很單純,人類是渴求意義的動物,於是我們會透過連結創造意義。於是一塊牛排不只是塊肉,而是一道饗宴或家的味道。
現在你知道了[完成感]的小秘密,那我就可以告訴你:在這篇文章中(還有之前不少文章),我都偷偷放入了[用回第一個點子]的小驚喜,像是一個埋在樹下的彩蛋,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給你一個提示:不是只有整篇文章的最後,才是最後。
(這樣說話好像就有點禪意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