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1月31日 星期一

2024|過年!與原生家庭相處的八點提醒

 
作者:王家齊 




這幾年投入心理治療工作,最常討論的話題就是【與原生家庭的關係】
到底要分化做自己,還是要與家人連結?

這個難題在農曆新年特別明顯。分享我與來訪者們的工作心得如下:


一、不要為了「一片和諧」失去自我


失去自我,就失去了人生的主導權。

後果:先是討好忍耐,沒有自己(失去感受、想法與決定權),再來委屈哀怨,空洞憂鬱。


二、但也不要「為反而反」斷絕連結


為反而反,會有的問題是「迷失」。

後果:當你為反而反,你其實是花了過多的心力在反對加害者身上,而不是我自己要什麼。


三、家族聚會的不舒服,多半是被勾起愧疚感


不管愧疚感是自己的(我沒考好、沒工作、沒結婚、沒生小孩,所以我很丟臉),還是爸媽給的壓力(你沒考好、沒工作、沒結婚、沒生小孩,,害我在親戚面前很丟臉),都會帶來強烈的不舒服感。


四、愧疚感,也是情緒勒索之所以有效的原因


不過,即使知道了這一點,罵對方【你在情緒勒索】還是沒有用。面對愧疚感,沒有神奇的解藥,只能保持感覺、保持思考活下去。


五、看懂對家人的愛,也搞懂對家庭的恨


請跟我念一次:一個家一段關係,有「我」也有「我們」。因此,家人之間沒有「非XXX不可」這回事。(比如:非回家不可、非和解不可、非生小孩不可、非不理爸媽不可...)


六、要行動,不要衝動


沒有思考的行動,就是衝動。不顧後果的衝動,輕則兩敗俱傷,重則落人口舌,永世不得翻轉。想一想之後,再行動(或是不行動)。別忘了:不行動,也可以是一種行動。


七、新年是一場局,局沒有單一解法


不要相信單一的解法(包括這篇文章),因為家庭是一個系統,系統沒有單一的解。所以,保持感覺保持思考,保持距離也保持連結,能看懂也要能抽身。


八、家庭關係不是一個決定,而是一段歷程


過年這十天,是一趟旅程,也是每個人一輩子的功課。請善待自己,不要追求「完美解」。也請張開眼睛,保持對家人「有愛有恨」的思考。

新年快樂。




2022年1月22日 星期六

當生命故事被再次演出...


作者:王家齊 




Q: 為什麼講過的故事,還要再演一次?


因為我們不是[複製貼上]所有細節,也不是[錄影功能]放影片。
我們的任務是抓出故事的本質,並呈現它。


故事的本質


本質的意思是,剝開Teller說故事時的聲音、身體、情緒、說故事技巧,或是與台上台下互動等[包裝紙]後,裡面的[糖果]到底是什麼,讓外面的包裝紙寫著[金莎巧克力]?

那顆巧克力就是故事的本質。
團隊要能輕巧拆開Teller故事的外包裝,看到裡面的那顆巧克力,體會品嘗再演繹。

化為具體步驟的話,就是在思考[為什麼Teller要說這個故事?]也就是為什麼Teller要把這個[名為金莎巧克力之物]拿出來給大家?

從這個角度就比較有機會[品嘗]這個故事,因為你不是連包裝紙都咬下去,滿口金色紙屑,味道混在一起。而是在拆開包裝後,細細地品味這顆巧克力—

啊原來沒有想像中那麼硬,
有一種苦甜的味道跑上來,
裡面脆脆的是花生嗎?

Teller也在等著我們回應,那也許是他最愛的一款巧克力(也許是高中情人節的回憶),或是最不敢去碰的那種巧克力(或許也跟高中情人節有關)。


品嘗故事的味道


所以當我們Playback時,就好像在盲測品酒,把前中後味滑過舌尖的感覺說清楚。

然後Teller也許會說[對,對就是這個樣子],或是[嗯,也許你形容得太誇張了],又或著[這只是一款便宜的紅酒,不是你說的那樣。]

同時,忙碌的Playbacker也會開啟一種覺察,從更遠的視角來看這個故事。


故事的回聲


這個故事反映了全人類的什麼?也就是故事的回聲(Echo)。

有些巧克力為了避免造成顧客過敏,會需要記載像是[本產品生產製程廠房,其設備或生產管線有處理花生、芒果、蛋製品、乳製品]等文字。

這也暗示了在這顆巧克力製造的過程中,是與花生、芒果與蛋乳製品有交集的。
也就是說,吃的人雖然不見得感覺得到,但花生芒果曾與這顆巧克力的誕生有交互作用。

故事也可以這樣聽。


個人故事與集體潛意識的連結


除了Teller知道的(這是金莎),金莎背後的製程呢?

這個故事是否像是某種童話/神話原型(比如像是小紅帽的現代版,雖然沒有狼也沒有槍)?
或是反映了某種人類社會結構(比如反映了華人社會對性別的印象)?

從紅線(故事與故事會相互對話)的概念來說,也有故事之間潛在交流、較勁與對比的互動,反映的是人類[心理位置]或[社會位置]的差異。

這就是跟集體潛意識的連結,也是我認為用藝術形式回應故事的價值所在。因為藝術可以穿越文字來到圖像與體感的層次,而這正是與集體潛意識連結所需要的。

另外也比較一下,這跟我另外兩個訓練(即興劇、心理治療)的異同。


Playback與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會有找故事本質的時候,這也是一般人比較會想像的[心理諮商]樣貌。

不過,像是心理動力或家庭系統的治療取向,有一個比喻叫[順籐摸瓜],對我來說就是從更遠的線索摸回來故事的真相。

的確不是所有人的心理治療都會走到這個程度,但通常到了一年以後的心理治療,會越來越需要捕捉Echo,而不只是[我被懂了好療癒]。


Playback與即興劇


即興劇有一些形式,也是會用上觀眾的真實故事。比如過去在微笑角做[即興大富翁]的演出時,就讓演員玩過"First Dating"這個我愛死了的遊戲—

這個遊戲是讓一位觀眾上台與我們分享他初次約會的故事大綱,然後即興演員要嘗試重現這個故事。

我們會給觀眾一個鈴,一個喇叭,如果演員演錯了,就會被按喇叭,需要再試一個。如果演員演對了,就會得到一聲叮,讓故事繼續下去。

對我來說,這其實是用遊戲的形式尋找故事的本質,但因為互動性強又時常打斷,慢慢也會看出觀眾偏好怎麼說YES,又怎麼說NO,這也是展演了演員與觀眾當下合作的歷程

Keith Johnstone所發展的四個即興劇形式,其中一個叫作The Life Game,也是透過觀眾的故事來即興。

2015去卡加利上課時,有一個Session就是看KJ示範The Life Game,當時有許多動人的畫面。

事後回想,都是因為台上演員與觀眾(就是學員啦)即興出了這個故事的"Echo",反映了更大的集體潛意識,或說是普遍人性。

而不只是在演對故事打轉。

也因為演出契約不同,即興劇演員是更自由地加入了平行的隱喻、劇種風格甚至是另一個相關的故事,對我來說是很令人著迷的。


延伸閱讀



2022年1月18日 星期二

理財是為了未來所預備,但不是每個人都感知得到未來...


作者:王家齊 





最近在聽李柏鋒老師的人生必學的理財八堂課講「儲蓄」,聽到一個概念是儲蓄要先設定目標,設定目標就是為了[未來]做準備,也就是為了[未來]的某個期望,投入[現在]的資源(時間、金錢)等。

這讓我想到,不是每個人都擁有[未來]的概念。


創傷:讓人難以穩定思考未來


舉例來說:受創傷影響的來訪者,神經系統紀錄了[過去]的記憶,而且多半是令人恐懼的負向記憶,且充滿情緒、畫面與痛苦感。

來訪者光是處理這些來自[過去]的痛苦,就已經相當吃力—也就是說,能夠撐在當下,不被創傷淹沒,就已經花了幾乎所有力氣。

這也是許多心理治療發現的課題:你很難跟受創傷影響的來訪者談太多[未來]的計畫,因為根本想不到那邊。

也有來訪者願意[配合]治療師一起想未來計畫,但回到家痛苦感來襲時,原本講好的全部崩壞,更糟糕的是—

他們可能會因此對於治療師感到愧疚,對自己有更多指責,或是對於生命充滿無望感。

(這每次都讓我想到愛情突如其來Over the fence這部電影,深受創傷影響的蒼井優,哭到沙啞地喊著「我以為自己今天可以改變的,我不想再活得像行屍走肉...」)


擁有現在,重建未來


心理治療需要先協助來訪者擁有[現在],才能慢慢一點一點地重建[未來]的概念。要重新擁有現在,就需要練習Grounding的技巧,找到可以安穩自己的方式。

要一步一步重建未來,就需要建立具體、可行且持續的目標,也就是減少壞習慣,培養好習慣。
好習慣不只是情緒,也是健康,更是金錢。

因為情緒、健康與金錢就像是房子的內裝與外牆,就算內部裝潢得再好,如果外牆龜裂、漏水甚至有坍塌的危險,仍然不能安心待著。

反之,如果外牆蓋得相當安全穩固,內部卻是缺乏裝潢,空無一物。待在裡頭就會很空虛,明明有一個家卻不想回家,也不知道為何要回家。

這也是我蠻喜歡老師把[健康]放進理財規劃的原因,情緒、健康、金錢三根柱子穩固了,才有辦法安心地思考與規劃未來。


為什麼我關注未來,卻會擺爛呢?


看到這,你可能會想,這些概念我都知道,但為什麼總是會在執行過程中拖延甚至逃避擺爛,新年計畫好像都是寫好看的呢?

如果說,受創傷影響的人是有困難想到未來。那麼,因為想要完美而拖延擺爛的人,可能是過度擔憂未來。

我稱之為[完美主義者的憂慮]。

這種憂慮是過度的擔心,總是想著未來萬一有任何的閃失,那就完蛋了死定了。

比如:一位大學新鮮人,憑著努力考到了第一志願。但在學期初聽到必修課教授的評分要求,就開始焦慮恐慌,深怕自己會搞砸任何一個小考,修不到學分畢不了業...

這會造成什麼現象呢?

一般來說,朝向未來的憂慮引發身心的焦慮,而焦慮會讓完美主義者瘋狂地努力,可這樣的努力並不是為了達成目標— 

而是為了減緩恐懼。

但完美落地的目標畢竟不易達成,也常常會有難以掌控的閃失(比如今天就是睡過頭,或是小組報告同學擺爛)

當失控發生,恐懼過了頭...人就會想要逃避,或是拖延,也就是消極的逃避。

也就是說,完美主義者不斷想像未來,同時憂慮會發生最糟的結果,這反而使得他們原本擁有的問題解決能力突然消失。

因為恐懼造成了理智腦的當機,進入了情緒腦的「戰或逃」模式

因此,完美主義者需要學會設定[合理]的目標,也就是夠好的目標(而不是最好)。同時他們比誰都需要練習[風險控管],不只是擔憂[怎麼做才會最好?]而是思考[如果不順利的時候該如何因應?]

也就是永遠要想好Plan B。


延伸閱讀


最新課程



2022年1月11日 星期二

一種永恆少年的內心世界(三)失去聲音的少年


作者:王家齊 





永恆少年的故事


他十三歲時就想成為一個藝術家,畫家或是演員都好,但最好是成為一位歌手。只要能夠在藝術中,就能超越這個貧乏無聊的世界—

至少,他那時是這樣想的。

十六歲的他,不再畫畫。有天他從畫室回家,母親看著地上已摔破的碗,撕碎的雜誌、以及斷成兩半的CD,顫抖地對他說「你以後不要再去畫畫了,好不好。

十八歲他離家去念藝術學校,雖然學校離家有好幾百公里遠,媽媽的話卻像是某種詛咒,無聲地盤旋在耳邊。

很快他就發現自己無法創作。


冒牌者症候群


他跟著學校那些最「藝術家」的同學喝酒、抽煙,邊吃鹽酥雞邊幹譙老師們食古不化大頭症,學長姐一堆沒用的社畜乖乖牌。

但明明大家都在熬夜嘴炮,那些傢伙卻還是能在期末搞出一些很屌的作品,可是他不行。他厭惡課程大綱、小組報告與畢製進度,久而久之跟班上越來越遠,生活也越來越廢。

其實他並不討厭藝校的作業,可是他始終無法完成一個作品,就拿劇本課來說吧—

他擬了一個大綱,是巨人如何被哥布林打倒的故事,想起那個最終跟母親離婚的沒用老爸,他想寫個這樣的故事。

然而點子有了,每次要動筆就顯得疲累,更多的是焦慮「我他媽真的可以寫出什麼嗎?還是我真的就只是個廢人?

轉過身去,他寧可滑手機、打遊戲、喝酒或是做愛。

「你總是心不在焉。」新認識的女孩冷冷地對他說「活到現在,你真的有在乎任何東西嗎?」

那晚他對女孩大吼大叫,把宿舍桌上所有東西包括筆電都掃到了地上,摔了個全爛。女孩關門走掉的那一刻,他腦中響起媽媽發抖的聲音「你以後不要再去畫畫了,好不好。

在外人眼中,他和他混的那一群是最「藝術家」的,放蕩不羈又充滿魅力。然而,他像是用歌聲交換了翅膀,飛到天空卻無法跟鳥兒一起唱歌。

就好像他終於和藝術家們混在一起,卻恐懼自己會不會根本沒有才華,只能困在這個無聲的無聊世界中。


永恆少年與母親


上次我們提到永恆少年與父親的矛盾關係,讓他們缺乏對陽性力量的認同。反過來說,少年們與母親的關係,有著另一種糾葛。

最常見的,就是父親的不像樣,造成母親的哀怨,並與兒子的身心緊緊綁在一起。

這形成一個複雜的關係:一方面,為了尋求母親的認同,兒子會長出敏銳而感性的特質,回應母親的情緒需求。

另一方面,這樣的依賴與糾纏,會讓兒子喘不過氣,進而想要逃離或劃清界限,可一旦遭遇母親的失望,又會有強烈的內疚感。於是,許多永恆少年著迷於故事、網路與藝術世界,用一種腦內飛翔的形式,嘗試超脫現實的兩難。

但缺乏陽性父親的指導(到學校多半也會不服老師),又受陰性母親的哀怨牽制,多半就會在拉扯下造成癱瘓。於是,你明明看得見他有才華,可是卻好像持續不久,也無法進入創作者的日常:練習、創作與管理。


永恆少年的心理治療


在永恆少年的心理治療中,需要先一起發現這些來自「大人」的影響,重新定位「敏銳」這個能力的好與壞。就與許多母女關係相同,不是一昧地要少年與母親分化就好了,這多半是助人者本身的無知與我執。

畢竟,這樣的糾纏,有著維繫家庭的動機。

同時,助人者也要成為少年的「陽性」力量,透過管教、計畫與習慣的建立,重新修復永恆少年與男性的關係。

曾經在一場交易中被換走的聲音(換來了飛翔的翅膀卻無法落地),要能夠重新被找回來。

也只有找回少年的陽性,他才能真正地和另一個人談戀愛,而不是尋求母愛照顧的替代品,或是逃離沈重母親的藉口。

小王子(也是永恆少年的代表呢)這本書寫道「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到的。

一次一次練習從尋求母親認同的男孩,成長為探索世界的男人,是每個永恆少年找回聲音的旅程。


延伸閱讀




2022年1月10日 星期一

2024|家齊老師的最新課程


作者:王家齊 





(已額滿,候補中)線上整合式團督 (週二早上,線上進行)


給心理治療師的線上整合式團督。用六個禮拜的時間,手把手地從個案討論、督導以及延伸的小演講,讓你從實戰中學習!

(這堂課很多舊生續報,相當容易額滿。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即時把握。)



治療師的即興課:專門給心理治療師的即興訓練(實作課程,實體上課)




2024隆重登場的「治療師的即興課(原:助人者的禮物)」,報名請點我


進階訓練的溫馨花絮,請點我
【助人者的禮物】相關文章,請點我
想知道我為什麼開這堂課(的故事),請點我


給治療師的即興課,到底在教什麼?


這堂課的目標,是協助剛加入自費市場的治療師,在第一次見個案的時候,就能提供「有感」的評估與治療。也就是用對方「看得懂」「聽得懂」的方式,呈現自己的專業。

我那時心理所平均念 3.8 年,有論文、有實習、有報告。在學校念書,去醫院念書,回來寫論文也在唸書。這樣長大的心理師,多半很努力吸收資訊...

卻不知道如何把資訊轉為體驗。

於是,無法連線的心理師會有種「苦情」。很用功學、很努力陪,卻因為對方聽不懂,而不被認同。「給治療師的即興課」就像是香料。替你受過的訓練,累積的經驗「提味」,讓個案更好入口。

這是為什麼副標寫「治療師的技巧與狀態訓練」的原因。好的資訊要化為體驗( Jeffrey Zeig 所稱的喚醒式治療),必須同時兼顧「技術」與「狀態」。

而狀態又比技術難練。因為技術有形,而狀態無形。如果技術是龍蝦,狀態就是醬汁。

個案要能「看得懂」、「聽得懂」,必須同時有龍蝦,也有醬汁,才會知道「這道菜到底要吃什麼?」




說了這麼多,課程中實際會教什麼東西?


好的,我就直接跟大家分享,這堂講座,會討論哪些心理師遭遇的問題情境。

情境(一):治療中發生了一個重要的時刻,比如:個案說「你說得對,我很傷心。」治療師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才好。

情境(二):個案希望你是專家(或帶了一個專家來諮商),比如:「醫師我這到底是什麼狀況?會不會好啊?」「老師你有沒有聽過高敏感...」「那我這樣算是情緒勒索嗎?」

情境(三):個案的故事充滿細節,容易讓人迷路,總是堅持從她跟男友在哪條路吵架,那裡有幾家咖啡店開始講…十五分鐘過去了,還是沒講到發生了什麼事。

情境(四):個案一如往常地抱怨他的媽媽。但是這一刻,你突然心中有一把無名火冒了出來...

這些情境,有時候需要香料,有時候需要龍蝦,有時候要的是兩者的巧妙搭配。【助人者的禮物】會給你龍蝦,給你醬汁,但也誠實地告訴你 — 平衡,需要練習(這就是為什麼我們 2023/9/10 會開進階課,協助大家小班練習)。


誰適合來上課?以及誰不適合來上?


最適合的對象,是剛加入自費治療的心理師。如果你還在醫院、機構,但會碰到上述情境的其中幾個,也可以考慮。

如果你已經在社區自費打滾四五年,也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模式。這堂課大概只能協助你「驗證」你的方法哪些有效?以及為何有效?

如果還是想來交流,歡迎。也建議有心強化「連線」、「體感」、「即興」等能力的朋友,參加後續的進階工作坊,直接從實作中雕琢技巧。(到現在,我也還在上即興課,雕琢自己的技巧)

有些朋友問說,我不是相關專業,只是對助人工作有興趣,可以來嗎?我的回答是:這堂課,因為會直接討論自費治療面對的情境,如果你不是相關工作者,可能不太適合。

建議可以參加一般的即興劇課程,一樣有醬汁,只是龍蝦要自己找。

參考相關文章,請點我(報名助人者的禮物,請點我


課程迴響討論(臉書文章)






2022年1月6日 星期四

【助人者的禮物】如何照顧好當下?(四)


作者:王家齊 

 




照顧好當下的第三層是[細切],也就是把[當下]這塊煎得香滋滋的牛排,切成一口一口好入口的大小,既不會吃了空虛,也不致於有噎死的危險。

因為,細切當下才可以細嚼慢嚥。

相對地,吃粗飽就是一種囫圇吞棗的樣子,以吃撐為目標,配著新聞臉書Neflix等等無意識地塞入食物與資訊,嚼也不嚼地吞入胃裡。

先不講會不會噎死,當下都已經死了。


優雅的假象


聽起來很誇張嗎?其實,焦慮的助人工作者都曾做過這樣的事(包括我自己)。那焦慮也許是不順利,也許是求表現,也許是對方做出了意料之外的舉動,為了求生為了求好,或是為了避免不好帶來的苦澀...

我們開始加料,塞入更多資訊,把我會的我知道的全都拿出來揮舞一番。然後,當對面的那個人冷冷地說"NO"時,我們看著亂成一團的廚房,頹喪地低下頭。

偶爾,看到TLC頻道的大師下廚,總是優雅、從容,並用一種禪意的方式描述手藝,用一種詩意的說法討論食材,我們就感嘆「啊,那只有大師做得到。

但,這是假象。

優雅的當下是一種[結果],為了達成,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這正是[細節]當下層次的三面向:


天時


天時是要創造時機,就像草船借箭的東風不是用等的,而是用借的。

流行歌最了解這個道理,知道什麼時候讓你唱B段副歌(大家都熟悉),什麼時候給你新資訊(A段敘事),什麼時候又要進到純樂器的SOLO炒熱氣氛。

在你的工作中,當下需要經過如此[天時]的安排。只是比起作曲家,你的挑戰有點特別,你需要跟對面這個人一起即興寫歌— 

天時,最關鍵的就是要[取得對方的YES]。

在一些著重體感的心理治療訓練中,會教你辨認對方的YES訊號。不過,這教法有幾個限制:一是你要背很多資訊(還不熟時,可能你的當下就被噎死了),二是體感訊號因人而異,也有雜訊(地不利,人不和)的問題。

我的作法比較直接一點:在我的即興劇工作坊中,會運用一系列特定的練習,直接讓學員體驗不同人的[YES]狀態長什麼樣,以及[我+你]的YES狀態又是什麼?

這樣做的好處是:你知道什麼是體感的連線,斷線時你就會立刻發現。

有沒有[體感]以外的方式呢?有,你可以使用詮釋與詢問的方式,把對方斷線時的"NO"及其動機說清楚。或是你也可以使用圖像(比如牌卡、畫畫)等方式,讓你們有一個可以共同觀看的[第三方]。

但詮釋詢問的限制在於對方若是阻抗太強時,問問題不見得會得到答案,或著更糟的是,得到不是真的答案。

圖像系統是很好用沒錯,但鋪排舞台與流程是蠻花時間的,如果時間允許你慢慢陪,可以是一首悠遠的慢歌,那沒問題。

但如果這時候需要一首動感的快歌,「動起來!」還是需要體感的連線。


地利


一次治療的五十分鐘,其實不是五十分鐘,而是好幾個十分鐘十分鐘(或著五分鐘三分鐘)所堆砌而成的。

心理治療的推進(或任何需要即興的工作),有它自己的空間感。就像是攀岩,你需要確定腳下的石頭踩穩了「三點不動一點動」,才能伸出一隻手往上抓。

天時的取得YES,其實就是確認「三點不動」,而且不是你穩就好,對方有沒有穩也很重要。

地利的空間感,是把一塊五十分鐘切分的藝術。

比如說,在新手階段,我會把談話的五十分鐘大致分成三個十五分鐘,一個十五分鐘預計談一個主題,如果時間不夠用就拿下一個十五分鐘來補。

有沒有發現這樣加起來只有四十五分鐘?
記得,永遠要有緩衝。

當你開始即興的時候,時間可以是你的朋友,但也可以是你的敵人。在你不確定這一刻,時間是敵是友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為自己留下緩衝。

熟練之後,每個十五分鐘又會更細切為幾個五分鐘,什麼時候Hold住場子?什麼時候深入探索?什麼時候退開思索?

這十五分鐘,會有自己的[三點不動一點動]。

再更精熟以後,會思考的是這三個十五分鐘之[間],又要如何產生連結與整體感?爬過三座小山與登上玉山,畢竟是很不同的體驗。

關於這點,我在[人和]與你說明。


人和


人和不是大家和氣,而是一起做到了什麼的[完成感]。

因此,真正的人和不是[一片和諧],感恩感謝彼此就算了,而是要在當下的[流]之中,找到[共通]的結束點。

這點心理治療的訓練很少提(或許因為醫療模式的問題/原因/解法,放不太下這個想法),但對於即興劇演員來說,這是我們每次演出排練朝思暮想的題目。

如何創造一個[完成]的流。

(題外話:許多朋友看完即興劇演出都會問「天啊真不敢相信這一切是即興的!...那如果你們是即興的,還需要排練嗎?」在此回答:我們其中一個排練的大任務,就是把[當下之流]照顧好)

這其實是一個可以討論三天三夜還不夠的話題。在此不囉嗦,我就直接分享給各位一個訣竅—
完成感是可以被創造的,只要你掌握人類思維的慣性。

關於[完成感]的慣性,最基本(也最有效)的,就是[頭尾呼應],實際作法就是[用回第一個點子]。
對我來說,[用回第一個點子]在即興劇是一個重要的紀律,因為相較已經寫好的文本,即興當下並不知道哪裡是結束,或著哪裡都可以是結束。

然而結束不一定會帶來完成感,但用回第一個點子,會暗示我們即將完成。

舉例來說:許多電影會在開頭拍攝某個特定的物品、場景或是用上某首歌。當故事即將走到結束,人事已非的時候,仔細聽—通常那首歌會再次出現(或是角色會[再訪]那個場景或物品)。

但這時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這裡就會形成一個完成感。

原理很單純,人類是渴求意義的動物,於是我們會透過連結創造意義。於是一塊牛排不只是塊肉,而是一道饗宴或家的味道。

現在你知道了[完成感]的小秘密,那我就可以告訴你:在這篇文章中(還有之前不少文章),我都偷偷放入了[用回第一個點子]的小驚喜,像是一個埋在樹下的彩蛋,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給你一個提示:不是只有整篇文章的最後,才是最後。

(這樣說話好像就有點禪意了)


延伸閱讀

最新課程




2022年1月3日 星期一

Q: 明明是同一個主題的課,為什麼要上好幾次?


作者:王家齊 




同樣主題的課,為什麼要上好幾次?



以我今年想學會[局]這個概念為例。

我從2019聽維倫老師用存在思考講[局],2021陸續聽了幾個家族治療的老師談家庭系統之[局],中間還參加了大人學的職場人際關係與優勢策略,一樣談職場升遷的[局],到快年底的時候開始上談判課,開始學如何處理[賽局]。

為什麼要反覆上類似主題的課?對我來說,其實是等待被敲醒,也就是終於搞懂的那一刻。

不同老師有不同的風格,也有不同的切入點,用心的老師還有不同體驗活動。都幫助我從不同角度[把玩]這個經驗...

這其實是我碩士論文寫現象學的訓練。我們對一個概念「存而不論」,比如憂鬱。我們先承認憂鬱有目前精神醫學上的定義,但為了[還原]這個經驗,我們先不說憂鬱=DSM診斷準則上寫的那些。

相對地,我們蒐集經驗(做研究時用訪談,做治療與工作坊時就直接聽故事),然後[把玩]這個經驗的不同面向,像是拿起一個杯子,然後看它有什麼顏色?什麼線條?可以從什麼角度看這個杯子...


把玩一個知識,才能得到頓悟


把玩,是為了找到不同面向的交集之處

聽老師用不同的方式講解,或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方式說,其實是要等待被敲醒的那一刻

浪漫一點就會說,學習的[頓悟],是在等待[因緣俱足]的那一刻。


在心理治療的運用


做心理治療也是這樣。

同一個主題會反覆說,從問題解決的位置說,從移情詮釋的位置說,從原生家庭的位置說,或是從當下「我—你」的位置說。

為的是等待終於搞懂的那一刻。

心理治療的療效,比較像是透過反覆的玩味,累積了實際有效的行動與思考,讓量變產生質變。

雖然事後回看會有後見之明(我做對了這些這些那些那些)。但本質上來說,一旦走到中長期處理關係而不只是問題,是沒有一個具體可依循的步驟,


在教育訓練的運用


回到原點,教育訓練也是這樣。其實學問就那些,書中也都有寫,但是怎麼看一個老師,看一個人用他的經驗與手法去詮釋

在我的工作坊,有些同學也會來「複習」,我倒不認為那是因為他們只是好學生。而是他們透過反覆練習、與不同學員互動以及在練習中得到大家的回饋—

一次一次練習,顧到越來越多細節,就更有機會頓悟「啊原來可以這樣想/可以這樣做」

這才是反覆學習的意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