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12月7日 星期二

Q: 有經驗的老師為何吸引人?(三)


作者:王家齊





今天反過來談,學生又要怎麼挑老師?

第一種想法是依照老師的功能來分,可以分成考官、匠人、學者


考官型講師


『考官』是發給你認證的人,通常檢定、專訓與證照的老師屬於這一類。

我以前也因為工作需要,參加過需要定期更新認證的課。對我來說,氛圍很像國高中義務教育的延伸—

我永遠記得第一天早上,就有人準備好了自己的耳機、影片與筆電,坐在最後一排,準備耗掉一天。

這類非自願的認證課,很容易形成老師與學生共構一個「我們就不要相互為難了」的氣氛其實很難有深入的互動(就算有,你也常常感覺得到同學的疏離或白眼—是不是很像念國中)

因此,我的建議是:如果你非得拿到這張證照,用最小限度的努力與投入,確定你能把測驗考好,就好了。


匠人型講師


『匠人』是提供給你工具,並要你現場打磨的人,這也是所謂的「工作坊」由來,你們來到這動手做點什麼。

匠人型老師通常會帶來一系列的工具箱,用心一點的老師會跟你細數這些技巧的由來,不管那是他自己的學習過程,還是他有上網做功課。

對我來說,好的匠人老師要嘛對於他的工具箱很有熱情,要嘛就是很會引導學員。因為工具箱型的學習是最容易「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的,而且反覆操練技巧其實也是個乏味的過程。

所以匠人充滿熱情,學員也會感覺到這真的很有趣很值得深入探究(通常會變成激勵或阿宅兩型,看講師特質...)或是匠人很會引導,那也可以提供工具箱之外的好東西,也也就是經驗與教練。


學者型講師


『學者』型的老師,常常是我們念大學時覺得「這個老師好厲害」的原型。正好我剛參加完心理治療聯合年會,發現專業人員年會也是一個很容易遇見學者的地方。

參加大會的訣竅是:Keynote speaker一定要聽一下,通常這是這個大會認可的大學者。然後你可以挑「論壇」或「講座」,也會找到學者型的老師。

有時候他們也會帶工作坊,但我的經驗是:他們也會把工作坊帶成講座(可能有一兩個不是很確定效果的小練習)所以學者的優勢是語言,是思考,也是理論。挑學者型的老師,重點就是要夠「有料」,而所謂的有料有三種:

1. 老師自己本身很有料,可能是有大量的研究,很會看研究,找到好研究或是整合研究。也有老師是很會做實務,然後講故事講心路歷程就很有料。

2. 老師介紹的人很有料,很懂學術圈的歷史典故,或是在專業社群很活躍,知道社群發展的大小事,還會有一些難取得的資源(影片、書籍、手稿)或是外人難知道的八卦。

3. 老師的讀書心得很有料,很用心做簡報做圖,很會摘錄書中的重點,也有老師很會挑好書(通常出版社或著老師的學生也會幫不少忙,而這類老師也很願意買書)。

以前我有點傲,只認同第一種老師。慢慢這幾年我才發現,其實第二第三種老師,也可以為你帶來好東西。

比如介紹的人有料,可以幫你牽線找到大師,那些八卦與奇聞軼事,常常也說明了這個理論為何特別重視/堅持某些特點的原因(其實都很人性啦,要反對前人,要走自己的路,或當時出錢的人剛好就是XX社群,於是XX就變成理論重心)。

而讀書心得有料的老師,雖然不見得是一個大學者/大匠人,但在時間有限的狀況下,有人幫忙你念好還整理好一本書。如果書本身夠好,老師等於是幫你撥開石頭指出金礦在哪,這時候再回去念,也是個方式。

也就是說,不見得要只認強者當老師,有些同儕式的老師,在你可以自主學習的狀況下,也會變成引路人。他們也許不是你在專業上最需要長期學習的對象,卻可以幫下你省下不少時間。


延伸閱讀

Q: 有經驗的老師為何吸引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