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11月26日 星期五

【人生劇本】不被看見的過度努力:那些低頭努力的人們


作者:王家齊




上次說到三種過度努力的人生劇本,有些朋友回饋給我,說他們從中看到自己(或兄弟姊妹)的樣子。也有朋友問我:

我的人生好像被什麼驅趕著往前走,可是印象中並沒有什麼童年問題或爸媽爭吵,這樣是我想太多了嗎?

其實,有一類努力是隱藏版的,不容易發現。


低頭努力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三種隱藏版的【過度努力】。

這類現象,我稱之為「低頭努力」。低頭努力的人,不見得遭遇過「明顯」的童年逆境,父母甚至是很開放開明的。於是,當他們發現自己有種莫名的努力焦慮時,常會有一種罪惡感—

我們家已經很幸福了,我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可是我還是好焦慮好痛苦

這些年大家對諮商越來越有概念,不少做過功課才來諮商的來訪者,都會問我上述的問題。以下三種「隱藏版」的要努力,就是我與這些認真的來訪者一起工作後,所歸納出的成果


好學生


有一種家庭是,爸媽的生涯選擇走得很穩定,沒有經過太多大風大浪與競爭,也就安安穩穩地把孩子養大。

然而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會讓孩子念大學,甚至有些高中都已經開始透過特色課程鼓勵孩子選課,這造成了一個現象:

孩子發現自己的視野正在超越父母。

然而,視野超越了,不代表真的超越。如果學費是家裡幫忙出的,就表示孩子還需要父母的協助。但這就形成了一個矛盾—

孩子一方面透過在大學的所見所聞(與外在世界的連結),發現自己擁有比父母還多的可能性,而父母可能聽不懂也無法理解(比如最近很多小孩就回家跟父母談區塊鍊,蠻多父母認真地聽但也覺得可能是詐騙)。

另一方面,穩定家庭長大的孩子又還沒有完全跟父母分化,許多父母會願意且主動協助孩子學費與生活費等。孩子多半也心知肚明地過著相對舒適的大學生活。

於是,好學生型的要努力,就變成一種默默的低頭努力。一方面覺得自己可以有很多可能性,可以比起父母這一代更有成就。

然而當他投入大學生活或新興產業時,由於父母並不熟悉只能傾聽,他缺乏了來自家中的指導者(大人),有問題沒得問。但又不像早熟社會化的孩子,從國高中就在磨練與大人打交道。

走到這裡,他往往會想起「我爸媽說過,做人老實努力就會獲得回報」「那我就好好努力吧

所以,好學生的努力是一種【缺乏指導者】的低頭努力。這很常發生在大學,因為他們物理上離家了,但心理上還沒有,也還需要時間長大。

「好學生」念大學時,多半會被評價為認真、禮貌、有教養。但反過來,也會發現他們常常缺乏有效的讀書策略、難以兼顧社團課業愛情,或是遇到一些班級實驗室政治時,會束手無策。

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能發揮教練功能的指導者。


孤狼


「孤狼」可以看成是「好學生」的變體。

孤狼的成長環境可能跟好學生差不多,父母可能是選擇了穩定的職涯,但也可能遭遇了【想升遷卻無法】的不得志。通常這類的不得志餓不死,可是總有一種全家避談的鬱悶—

這是孤狼的動力來源。

相對於好學生缺乏指導者,孤狼就是瘋狂地吞入指導者。他們像是一頭對知識餓壞了的狼,只要有相關的書籍課程與工作坊,就會大口大口地吃。

一開始,大人也會像肯定好學生那樣評價他們。但慢慢地,第一線的老師會發現孤狼的「攻擊性」。因為他們念的書多,上的課也多,你給他有用的補充資料,他可能跑去把原Paper載下來看,看完後再問你一堆技術問題。

總是要【超過100分】的他們,其實很難跟同儕合作。他們因為努力又聰明,很容易瞧不起小組裡面做【70分】的同學。

有些孤狼不想失去朋友,會選擇把這些熱情所在藏起來,只跟能力差不多強的同學交流。

有些孤狼則不在意別人「我有才華我任性」,他們往往是很好的技術人才,但是很糟的管理人才。

慢慢地,他們就會傾向在下課時一對一問老師問題(或是工作時只跟直屬主管討論)—然而,如果你不是一個他「服氣」的老師/主管,也就是夠有能力讓他尊敬。

他也會瞧不起你。

這樣的不滿與牢騷,孤狼會在諮商中反覆提到(我提過孤狼也會考核心理師是否讓他服氣嗎)。慢慢地,我們會一起發現,孤狼真正瞧不起的其實不是老師同學,而是家中那不得志的父親或母親。

孤狼的低頭努力,其實是在說「我很愛他們,但我絕對不要跟他一樣沒用。


孤兒


這裡的孤兒指得是父母多半健在,但因為父母與孩子的相處調適有困難(常常是父母到了某個階段不知道怎麼管小孩,最後問題放著放著,孩子就自己長大了),而讓孩子形成了「心理孤兒」的感覺。

孤兒有一個迷宮般的特色。

一方面,他們會對大人有高度期待(心理孤兒會渴望找到真正對自己好的照顧者),並積極地以努力回報大人。

另一方面,孤兒又不習慣被大人管(連我媽都沒這樣管過我!),有時候會固執地堅持自己的做法,講不聽也管不動。

但是,孤兒還是期待有一個好的大人陪伴啊,他們這麼努力也是為了被好大人肯定,因此這裡長出了一個五味雜陳的感受「我不要你管我,但你不可以不管我」。

要努力,是孤兒「不要被大人不要」的生存策略。之所以稱為「低頭努力」,是因為他們的要努力,缺乏了與人交流的方向感。

在諮商中,心理師也要一起跟孤兒迷了很多路,知道他是怎麼看別人的?怎麼定義別人好壞的?怎麼要求別人(或自己)的?

要能重新了解與定義孤兒各種隱藏版的「人際認知」,才有辦法跟著孤兒一起找到一個方向感,也就是他要怎麼活在這個世界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