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家齊
有些來上微笑角即興劇工作坊的朋友會很好奇,為什麼我們會稱講師為「即興教練」,而不是「導演」或「老師」。
這是有原因的,跟即興劇這門學問的歷程有關。
關於我的教練
先說說我自己遇見「教練」的歷程。
一直以來,我不太會拉單槓。
那時候大人都會說,男孩子如果不會吊單槓,當兵的時候就慘了,會被電到飛。雖然我服役的時候不再需要了,這個「男生要會拉單槓」的念頭依然種在我心裡面。
於是幾年前我去了健身房。
從一開始的團體課程(大家走同一套課表,互相激勵也互相比較...不管是偷偷比還是正大光明比),到後來的一對一課程,我都找了同一個教練。
那時候為了上課,我得早上八點從新北到台北市。每天早上努力爬起來,總得拼命說服自己不要逃跑請假,不要拿酸痛當藉口...而最難的是—說服自己可以突破今天的挑戰。
因為教練每次寫的課表,總是比我已經會的,再困難一些些。
以拉單槓為例:
當時我還沒有能力自己拉完一下完整的單槓,於是我的菜單跟其他同學有點不一樣—我要抓著單槓,收緊上背,試著「吊」在半空中30秒,然後下來。
一開始光是這樣吊著就去了半條命。
慢慢開始可以撐住了,但還來不及高興—教練就要我掛著6kg的重量,一樣吊在半空中...然後6kg逐漸變成了8kg,吊一次逐漸變成了吊三次...有一天,我心血來潮,沒掛任何重量拉上單槓
突然發現,我可以把自己拉起來了!
教練的意義
對我來說,這就是教練的意義。
教練的目標,是協助學員建立正確的心態與技巧,並透過反覆的練習與回饋達到修正的效果。我記得一開始我很擔心自己的表現,很擔心做不對會受傷,或是做錯了很丟臉...
直到我發現我的教練並不會嘲笑或批評我的表現,而是中性地回饋我:「什麼地方做得很好」「怎麼做可以更好」,於是我開始能好好觀察自己的身體,在訓練中有著什麼樣的反應。
『即興力』教練
即興劇工作坊也是這樣。
我在微笑角帶領的《人生實驗室》系列工作坊中,因為目標是讓學員們可以用最小的代價,嘗試並訓練不同的人際技巧。身為即興教練的我,需要選擇適合每個人的「重量」。
有些新來的夥伴,或許是第一次上工作坊,光是好好待在(這有點瘋瘋的)現場,就需要花好大的力氣了。因此,「放膽嘗試新鮮事」就是他們的目標
有些常來的夥伴,對於工作坊會做些什麼已有基礎認識,但很渴望透過工作坊調整自己的習慣模式。這時候即興教練我就得加大重量,讓他們「練習新反應」,並聆聽「新反應帶來的感受」。
這時候就是以「訓練」的角度來工作了。
就教學而言,訓練的意思是:
我需要拆解一個技巧與背後的階梯(小練習),讓夥伴可以逐步熟悉進而學習。同時我也要留意這背後帶來的感受,也就是心態對於練習產生的影響。
有些夥伴,則是跟著微笑角一同成長了一兩年的舊生。對我們來說,在已經熟悉的練習中找到成長之「道」,就是關係。
這時練習已經不再只是練習,教練也不再只是教練,比起師生我們更像是旅伴,探索一條創造人生的道路。
透過教練,成為自己的教練—這就是即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