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家齊
"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
這句很有智慧的話,許多人以為是Gregory Bateson(多半是在NLP的學習圈誤傳),據說也有人以為是敘事治療的創始者Michael White(這我就不清楚為什麼了)
其實,提出這個想法的是一位哲學家Alfred Korzybski。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愛引用它呢?
因為這句話為『人』這門藝術,開啟了清晰的『道』
地圖不是風景
"Territory"這個字不好翻,我自己最喜歡的翻譯是在華心上家族治療時,陳瑛老師的說法『地圖不是風景』
這是什麼意思呢?
大學念書時,每年都有心理諮商與治療的必修課,然後會介紹不同的治療學派。每個大師如何思考人性,如何做治療...
記得第一年買了厚厚的原文課本還很興奮,覺得自己手拿武功祕笈,只要練個三年必能出師。
三年過後的實習,個案開口的第一句話『老師你好年輕喔你幾歲?』瞬間口乾語塞說不出話來...
即使再過了十三年,在家族治療的課堂,面對複雜的系統互動與衝突,偶爾還是有種『欸,我原本以為...』的錯愕感
這是一個天天有驚喜(嚇)的工作。
因為人跟人的工作本來就是豐富而即興的,在學習歷程中,通常會分成兩種人
風景派 v.s. 地圖派
一種人是『地圖』派,擅長按圖索驥,興趣是蒐集大量的地圖,雖然不一定看得完(噓!)
這種人好處是說話思考有所本,你甚至可以循線找到Reference
但壞處是當對面那個人不按牌理出牌,就會像我當年『呃...』地口乾舌躁。
另一種人是『風景』派,比起地圖他們更相信親身所見所感,甚至有些反對地圖帶來的限制『為什麼地圖上沒寫的地方就不能去?』
這種人喜歡這樣反問,你還沒回話他就動身出發了。
他們的優勢是不受限,能夠當下『發明』理論,『發現』道理
但他們的困境是:一旦那個『沒寫的地方』有迷霧有洪水猛獸,他們不只會迷失(這大家都會),而且沒有可以撤退的路線
回到"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一般人看到這邊多少仍會覺得,那好像『風景』還是比『地圖』重要,畢竟很多心靈成長書也要我們留意路邊的小花,而不是一直往目標前進,不是嗎?
不,你確實需要地圖。
為了與眼前的人『即興』&『共創』,你需要先有一張地圖,它可以是一套工作方法,可以是一個好用理論,可以是過去經驗的歸納...
重點是這張地圖讓你決定了路線的入口,也讓你可以在暴風雨來臨時退回起點。
然後你讓這個人開展自己的風景,你與他共同遊歷觀賞與體會,然後有一刻,你會有種『啊,我懂了!原來你在說的是...』的頓悟發生
你把這些『風景』放入『地圖』之中,於是你的地圖可以越來越厚實,越來越豐富,但不再是一本供著不看的原文書聖經,而是真正走過的實戰筆記
武俠小說中那些師傅的不傳之祕,不也都是寫成這樣的筆記嗎?通常它們不會是精裝本也不會有推薦序...
而這個『把風景放入地圖』的歷程,就是YES, AND
把風景放入地圖
對新的風景說YES,AND放入並修正你的地圖。同時這或許也會讓你看到新的風景,如果時機是對的,你的旅伴也可以YES這個風景,AND擴充雙方的地圖
就是這樣不斷地重複"YES, AND",讓每一個與人的工作如此獨特,雖然過程中會有驚嚇(喜),但在地圖與風景的交流中...
一種名為『旅行』的體驗覺醒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