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

【心理師療心事】開學了!師生關係如何重新啟動?





開學了!

輔導夥伴們經歷了年假的大吃大喝休養生息,重新回到學校職場時,是否會需要一點力氣與時間,才能從「個人」的位置重新移動到「老師」的位置呢?

尤其經歷一個長假,許多學生一陣子未見,但明明前幾個月才朝夕相處,彷彿最熟悉的陌生人。如何才能夠和學生們重啟關係呢?

在這邊,提供幾個在輔導現場很好用的「關係啟動」技巧。
我把它稱為,一招待、二玩牌、三多猜。


一招待


讓我們從招待開始,也許是一杯熱茶、一張椅子或是一場球賽,開始遇見彼此。

「招待」這個概念是源自王理書Mali老師的點子。與學生會談的時候,常常會有一種困難是「如何開始?」可能的場景會是:學生一臉不爽、一言不發或是一句「還好」走天下。

如果我們換一個觀點呢?輔導的「開始」,也是我和你相遇的一刻,這一刻我們可以用「老師與學生」的方式相遇,可以用「大人與小孩」的方式相遇,也可以用「我和你」的方式相遇。

或許,這三種角色都存在,但如果我們能夠先「加入」對方的生活、興趣與喜好,或是「邀請」對方體會一下這段時間是什麼、有什麼,又可以做什麼?我們就有機會用「我與你」的方式和彼此遇見。

當然,這不意味著學生就會跟老師平起平坐(或是「騎到老師頭上」),當我們加入彼此的生活時,同時也意識到我作為一個老師,依然不可避免地與學生有著不同的社會角色,以及這些角色背後的目標、任務等。

然而,意識到社會角色的我還是可以加入學生,或邀請學生進入這段時間與空間—從招待開始,也許是一杯熱茶、一張椅子或是一場球賽,開始遇見彼此。


二玩牌


招待的方式很多,玩牌是很受學生歡迎的一種。

從撲克牌到塔羅牌,「牌」背後隱含的機率、圖像與遊戲,總是帶給我們無窮的趣味—對學生來說,也是相同的道理。

當學生看到我手上的牌,常常眼睛一亮,想要「算看看」。當學生願意「算」自己的事,也代表他願意把一部分的自己,交給我們去理解、去探索。

於是,一段關係開始了。

和學生玩牌,不代表你得是個賭徒、魔術師或占卜師。你可以就只是你自己,透過這副牌,有了個機會,和學生互動。

以下是幾種你可以用來互動的方式。


抽牌:頗受歡迎的經典玩法,有點像是求籤,讓牌卡提供給學生一些提醒或指引。

要注意的是,學生抽牌後會希望你能夠解答,這時老師要嘛得熟悉牌義,要嘛得有良好的「牽託」能力(周詠詩老師的概念),也就是說出牌面和學生的關聯。


選牌:也可以透過牌面豐富的圖像與文字,直覺選擇有感覺的卡,為自己說說心內話,特別推薦給還不熟悉牌卡玩法,但想開始練習和學生工作的老師。

要注意的是,選牌是學生自己在選,這代表了兩個意思。一是學生要願意選,而不是被強迫選。二是學生無論怎麼選怎麼說,都是對的(意思是,這就是他呈現於我們的一部分)。


創作:選了牌後,結合各種有創意的玩法,比如:書寫、畫圖、即興劇等。這部分可以結合老師們手邊或班上有的素材,以及學生的偏好來進行。

特別推薦「手機拍照」這個方法。


三多猜


面對學生的情緒,「喬事情」雖然重要,「說心情」可以幫助事情喬得更快更好。

說心情不是為了討好學生,該執行的規則與處罰依然得做。說心情其實是傳達一份「懂」,表示我懂了你這樣做的感受。

這個「懂」是很重要的。很多時候,失控的情緒來自不被懂的情緒,它累積得太多太滿了,於是要用很激烈的方式被聽見。

另外,在「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酷文化」這本書,有一個我很喜歡的概念,「情緒字典」。在學校,我們學會了許多字、詞與句子,藉此學習知識。

然而,我們卻很少有機會學習那些,用來認識、形容與表達情緒的詞—特別是男孩們。因此,當「情緒」這不熟悉的狀態來襲時,我們無法認識它、表達它,而變成用行為(罵人、打人或逃避)回應它。

在輔導中,協助學生擴充情緒字典,使用情緒字典,並在認識情緒的過程中接納自己,就成了很重要的工作。

以下是協助學生使用情緒字典的三種方法
1. 標定情緒 :找出「事情」中的「心情」
2. 說對情緒:用有創意的方式,說出心情
3. 核對情緒 :我猜你的感覺是...不知道對不對?

重點不是鐵口神算,而是一份想懂對方的心意。


療心卡,最新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