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心靈成長書籍與課程,常常會要大家「愛自己」,一時之間也成為口耳相傳的流行語。然而,愛自己這件事,並不如口號聽來容易...
我的來談者常常會說「我已經很努力要愛自己了(或是改變自己、寵愛自己、讓自己好起來)—我都知道,可我就是做不到。」
想做卻做不到,常常就會掉入「自我督促—自我批評」的迴圈中「為什麼只有我做不到?是不是我真的很糟糕?是不是我應該更努力?(但我根本努力不了)」
到底什麼是愛自己?
首先,愛自己不是一帖速效感冒藥,不會今天買了書、上了課或是出了一趟國,就神奇地解決所有煩惱。
愛自己更像是一趟旅程,一趟認識自己的旅程。
或許你會說「等等,我們在談的不是愛自己嗎?而且都活到那麼大了,我怎麼可能還不認識自己!?」
如果,我們把「愛自己」的「愛」,看成和自己「談戀愛」呢?
回想你曾談過的戀愛(或是在電視電影漫畫看到的戀愛)...兩個人相遇了,對彼此有好感,想像著有沒有進一步的可能性—對方是真的喜歡我?或著只是玩玩?我對對方又是認真的嗎?好不容易交往了,一起生活的時光,有喜悅有吵架,每一次的吵架,都在重新問自己,對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又想要什麼樣的伴侶?接著,結婚了...(以下省略數萬字,你們懂的)
其實,愛,是一趟不斷認識的旅程。
愛自己,也是一趟認識自己的旅程。
在這趟旅程中,會經過一些風景...
有的很美麗,有的很可怕
有些很神秘,有些很壯觀
有時會充滿光亮,有時要潛入黑暗
心理師,就是一個陪你走這趟旅程的夥伴。
走一趟愛自己的旅程
愛自己的旅程中,一個旅人,會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1.發現自己
有時候,愛自己之前要先找到「自己」在哪。
這個自己可能是現在的自己,可能是過去6歲的自己,可能是未來80歲的自己,也可能是身體的自己,情緒的自己...
心理師會透過提問、引導與創作的方式,協助旅人把自己找回來。
2.接納自己
就如同愛情的陰晴圓缺,不是每個自己都這麼好親近、好理解的。
(因爲一些很好的理由)這些「自己」有著各式各樣的個性,有些溫暖,有些帶刺,有些甚至躲起來不讓你找。
在把他們一一找回來的過程中,許多感受也會浮現—或許會感動,或許會生氣,或許會難過,或許會恍然大悟。心理師會在這個歷程中,陪著旅人接住情緒、認識情緒、與照顧情緒,從中更接納自己。
3.回應自己
找到並接納自己,就有了一段關係。
有了一段關係,就像有了一朵花,有了一份責任。
不是擺在那邊就好了,要為它澆水、曬太陽,創造一個舒適的好空間。
和「自己」也是。自我這朵花,會透過各種方式(如:做夢、直覺、情緒、身體的不適等)和我們溝通,但忙碌的我們,常常會漏掉這些訊息,逼得自我會用更大更強烈的方式(如:強烈的疼痛或暈眩,莫名產生的情緒感受),逼著我們注意到它的存在。
愛自己,就要和自己溝通。
心理師可以透過夢的工作、心靈牌卡、藝術創作等方式,協助旅人覺察並理解自我帶來的訊息,再透過行為/習慣的改變,提升和自己的關係,更愛自己。
旅行,是從離開的那一刻開始,才算數。
一起上路,開始一趟愛自己之旅吧!
*註:本文同步發於馨思身心精神科診所,作者為王家齊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