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Q: 即興劇如何引導學生打地基?


作者:王家齊



註:本文是微笑角即興劇團「表藝老師教學現場即興力」的會後Q & A


Q:即興劇如何引導學生打地基?
「地基」其實就是一場戲(Scene)的基礎,是由好幾個元素組合而成的。
我們可以用劇本的寫法,來思考地基。比如說,劇本可能會這樣寫一場戲:

S1 時:夜 地:阿明家客廳 人:小美、阿明

與阿明交往三年的小美,來到阿明家,要和他談分手。


這一場戲裡面,其實就有角色(小美、阿明)、關係(男女朋友)、地點(阿明家客廳)、目標(小美要和阿明分手)等「地基」的元素。

這四個元素,可能和一些老師對「打地基」的印象有出入。我自己是在舊金山的即興劇團BATS improv的基礎工作坊學到這個概念的。它有一個英文縮寫叫”CROW(烏鴉)”,分別代表角色(Character)、關係(Relationship)、目標(Objective)與地點(Where)。

不管是兩個(地點、關係)或四個的打地基,老師們要注意的是,其實要在舞台上記得還能演出這些東西,不要說對學生了,對受過訓練的即興劇演員都不見得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有小抄)。

所以在打地基的教學與引導方面,我會建議老師以下三點:

一拆解


其實角色、關係、目標與地點這四個概念,就可以分別用一至兩堂課的時間來教學。舉例來說,「關係」的部分就可以讓學生思考,生活中當中有哪一些人際關係?哪些關係比較親近?哪些關係比較疏遠?哪些比較會容易衝突,幫學生建立了先備知識,再練習「關係」的打地基,就會比較「有料」,不然一定又是殺來殺去幹來幹去的...



二鷹架


如果你的教學目標不是要認識這四個概念,而是想讓學生一起即興演出。那我會建議老師直接給地基(如同我們這次工作坊的示範),讓學生可以聚焦在即興演出的部分,而不是忙著記地基有哪些。

最好的地基,來自學生的生活經驗。

當然,學生演古裝演科幻演八點檔連續劇,也可以看作一種創意的展現。不過,在沒有足夠演員功課的前提下,除非學生是星戰迷或甄嬛迷,通常演一演就不知道要做什麼了,這反而是很可惜,也沒有練習到即興演出的狀況。

因此,我會建議直接做一些通常多數人都有同感的地基設定。比如我個人最喜歡的是「逾時晚歸的青少年,與等在家中的爸媽」。這個地基之所以好用,是因為我們都當過青少年(或是正中二著),而我們也可能已經是爸媽(或至少被爸媽念過),因此我們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夥伴一起即興,創造出新的火花。


三要建議


有些老師會擔心同一個地基會不會看起來「沒梗」,其實不會。我前年參加了即興劇祖師爺Keith Johnstone的大師工作坊,整整10天,光是「喝醉的女生帶男生回家」這個地基,我們就演了超過10次以上—但沒有任何兩齣即興劇是重複的,這不就是即興劇的美好嗎?

另外,如果想要擴增自己的「打地基資料庫」,也可以向同學要建議(當然初期得到的建議,還是有可能殺來殺去幹來幹去的...),另外一個方式是,你先設定了關係與地點,再和同學要目標或角色的建議,例如這次工作坊我先設定了三姊妹,再和大家詢問「三姊妹會發生的衝突」,這也是一個方法。


其實打地基和導戲(Scene work)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實作與回饋,我們也看到在許願池有老師寫到想要上關於「打地基」的課,我們會再研究開設課程的可能性喔!
有興趣的夥伴,可以參考我對Scene work的介紹文